這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個縣裡,每個縣,多的有三四十個什,少的也有二十個什,這些退伍的軍人,都被安排進了各個縣,然後他們在縣衙附近住了下來,手裡拿著的都是劉備的左將軍府發下的委任狀。
是的,他們現在都是有編制的,雖然退伍了,卻在地方上,得到了職位。
地方武裝工作隊,簡稱武工隊。
王易起這個名字的時候,肯定是有惡趣味在裡面的,不過他安排下去的這些退伍老兵們,和當地的屯田兵一起,形成了劉備統治的基層。
他們這些退伍的老兵,其實或多或少的,都認識一些字。
王易在部隊裡的掃盲,可沒有放下過,平時訓練的時候,王易就是要求推廣簡體字,甚至平時站佇列的時候,對方背上都會有簡體字讓你盯著,不知不覺地,也就認識那些字了。
這些人回到地方上,首要的任務,就是訓練民兵。
農閒的時候,把屯田兵和自耕農裡適齡的青年們集合起來,教他們站佇列,教他們認字,因為往往還管一頓飯的原因,他們都學得很開心。
訓練民兵之餘,他們還負責維護治安,保護當地的府庫,同時他們回來的時候,懷裡都揣著部隊發的復原費,這些都是新鑄的五銖錢,他們帶出來之後,買
東西的時候,會告訴那些心存疑慮的小販,可以拿這個,直接去官府的糧庫裡換糧食。
除了訓練民兵和維護治安之外,這些人或多或少地在部隊裡也學了一些東西,比如母豬的產後護理諸如此類的,隨著養豬的擴大,這樣的技能,很受老百姓的歡迎。
這些退伍的軍人,慢慢地,在當地紮下了根,他們有的是有老婆兒女,老婆兒女都跟著來了,家裡的田地什麼的,官府都給他們置換好了,沒有老婆兒女的,也都基本在當地找了老婆,生兒育女,因為也算是半個官府工作人員的原因,這些退伍軍人在當地,都很吃香。
“有這些退伍軍人在當地沒事訓練一下民兵,過上幾年,我們只要一揮手,整個揚州和徐州的適齡男子,都將會是我們的精兵,稍微訓練一下,和我們的精銳,沒有任何的區別!袁紹再強又能怎麼樣?曹操再善於作戰又能怎麼樣?我們地盤上的每一分潛力,都可以徹底地發揮出來!每過一天,我們就有數不清的糧食、軍械、兵源在不斷地產生!他們休養生息快,再快也快不過我們!哪怕是用五年的時間來休養生息,我們也是划算的!”王易自信的對劉備說。
看著神采飛揚的兒子,劉備暢快地點了點頭,他相信王易的話,要知道這兩年穩定下來之後,劉備倒是不斷的開始有後代了,短短三年內,他就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是甘夫人生的,另外一個兒子這是糜夫人生的,這對劉備來說也是一個好事,畢竟雖然王易這個兒子足夠優秀,可是對於一個諸侯來說,多幾個後代,總歸是好的。
對兒子的話,他沒有什麼意見,五年時間,那算什麼?他現在才三十九歲,五年後也才四十四,等得起!
王易那時候才二十三,就更等得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