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0章等得起 (1 / 2)

一個經濟已經完全退化到以物易物的地方,想要重新推行貨幣,當然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對於在揚州推行五銖錢,劉備和王易都清楚,那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甚至會在前幾年裡,拖慢劉備發展的腳步。

可是王易也清楚,想要有一個健康的揚州,那麼這事,就必須得去做,而且還只能現在做。

因為劉備集團在可以只維持二十二萬正規軍的情況下,就保護自己地盤的安全。

這就是恢復經濟的好時候,因為透過大量的屯田軍,劉備已經將自己地盤上的糧食價格穩定在了一個相對低廉的價格上,以糧本位來恢復貨幣的話,就容易得多,等到地盤再擴充套件,流通不便,做起來就難了。

而一旦徐州和揚州的經濟恢復,再打下的地盤順勢納入經濟體系,就更容易。

這基本上是王易的提議,王易對經濟學不是太懂,不過他也知道地盤上貨幣穩定對經濟有多麼的重要,至少人不能光靠著糧食活著。

而他相信市場是有一隻無形的大手的,不需要多麼的拘束,只要給空間,經濟,自然就能活起來。

所以實際上,劉備和王易談好的是,三年內,不會有大動作,也不會大規模地增加部隊的規模,當然募兵是需要的,卻不會擴大正規軍的規模。

實際上在揚州平定之後,劉備的治下各地,就已經進行了小規模的募兵--整個徐州揚州加起來,現在超過七百萬人,加上隱戶的話,可能有接近一千萬人,而劉備總共招募多少兵?

五萬。

只有五萬。

而且條給得非常優厚,讓那些已經可以吃飽飯的老百姓們,都非常心動。

然而這麼少的名額,這麼優厚的待遇,當然要求也很高,最終招募來的這五萬人,堪稱精銳,其中丹陽就佔了其中的三萬,畢竟是著名的出好兵的地方,兵源的素質確實出色。

而這五萬人招募上來之後,則是融入了各地的大軍,開始進行整編和集訓,而本身的部隊,卻會淘汰一批士卒返鄉,淘汰下去的,也是五萬人。

而這五萬被撤裁的,則是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並沒有徹底地被分散,而是根據籍貫,分成了一個又一個什,繼續由什長率領。

有的地方,回去一個什,有的地方,回去兩個什。

劉備治下,徐州兩個郡--下邳郡十六個縣、東海廣陵合併後的廣陵郡總共二十個縣,徐州就是三十六個縣。

揚州被劉備重新編了之後,共有九江、廬江、丹陽、宛陵、毗陵典農校尉、吳郡、會稽、豫章、建安、臨海十個郡,其中九江十六個縣、廬江十個縣、丹陽十一個縣、宛陵十一個縣、毗陵七個縣、吳郡十六個縣、會稽十五個縣、豫章十六個縣、建安六個縣、臨海八個縣,共計一百一十六個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