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孫策已經出兵,與嚴白虎許貢相持於太湖邊之外,曹操也出兵了。
淮南大旱,兗州和豫州卻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這幾年曹操在兗州豫州乾得很不錯,每年的屯田生產都沒有受到過什麼影響,雖然因為治下的人口不算特別多,導致每年產的糧食也就是將夠用,可是支撐他東討西征,也足夠了。
這次他還是去攻打張繡。
這可不是為了出自己長子和愛將戰死那一口氣,而是因為宛城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宛城在張繡的治下,那麼許都,就會一直受到他的威脅,一個勢力的治所都不能得到安全的保證,那日子還怎麼過?而且曹操麾下也沒有比許都更合適的地方了。
所以必須要拿下宛城,這樣許都才能夠在宛城等地方的拱衛之下,穩如泰山。
這次曹操也是冒險,帶出了自己治下幾乎所有能帯的兵馬,連兗州空虛都顧不上了。
這並不是曹操沒有吸取教訓,而是他賭一把,賭劉備的注意力,都在江南,而呂布沒有這個能力,趁著他空虛的時候,奪下兗州!
曹操在靠近呂布地盤的地方都佈下了不少的人馬,而挨著袁紹地盤的簡直就是放空了,就是要以全部的力量,一舉拿下宛城!
因為在休養的這段時間裡,曹操和郭嘉還有荀殘荀攸等人,討論了又討論,地圖看了無數次,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
現在他們的前景,反而還不如劉備了。
之前劉備是困頓于徐州之地,周邊不是曹操就是袁紹,再要不就是呂布袁術,似乎一點出路都沒有。
而現在呢?藉助著曹操大敗,袁術稱帝那麼一個關鍵時刻,他們聯合呂布突然出兵,然後短時間內就打垮了袁術,佔據了淮南之地,這個關鍵位置一拿,那就是天高任鳥飛,他們可以南下江南,取得一個堅實的後方,可以聯絡劉繇劉表和劉璋,在江南打造一個漢室宗親的聯盟,取得大義名分,還可以繼續在徐州和
淮南囤兵演武,藉助徐州和淮南這兩個大糧倉,源源不斷的出兵和曹操對抗 ……
三個方向,都是不錯的活路。
而曹操呢?
青徐之地,是不能打的,隨著劉備和呂布的關係變好,這兩個地方打下來的難度太大了,而且曹操也知道,青州殘破,徐州因為自己的殺戮,肯定是不歡迎自己,就算打下來,也不過是得到了一個不太穩定的後方,完全是得不償失。
淮南之地被劉備拿下來了,他再要打,也只能打汝南、安豐、戈陽這些地方,可是這三個郡現在加起來,能有十萬人不?
北方是袁紹,現在更加不敢惹,沒看到曹操把大將軍的位置都讓出去了嗎?
所以只有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