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比同齡人活得更好一些。
然後他們也會教授自己的子弟,或者是其他人的孩子。
學會簡體字的會越來越多,懂得交流的也越來越多。
慢慢地,簡體字會變得更加的廣泛應用,慢慢地取代現行的隸書。
然後,文化會被人學習,士族的優勢,慢慢地也就喪失了。
到時候,查舉、徵辟 ……這些更講究人際關係的選拔官吏的方式,將會自動地顯得不合時宜,等絕大多數的人都要放棄這種方式之後,這種選官的方式就會進入歷史的垃圾堆,會有更先進的方式來選拔官吏。
到時候選出來的,就不會全部是士族中人了。
也許一大部分是,可是官僚階層,再也不會是士族的鐵板一塊,會有的豪強、良家子甚至貧民掌握權力,相互競爭之下,他們會變得更加的優勢。
整體優秀的大漢,會幹什麼?他們會對外擴充套件,將自己的力量,伸到更遠的地方去!
以徐庶的智慧,思維發散得這麼遠,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孫乾想的也不慢。
“此乃千秋大計。”徐庶放下書,嚴肅的對王易說。
王易點了點頭。
“吾等會兒保守秘密。”孫乾同樣道。
王易對他們兩個都很信任,不光因為對他們的人品有信心,還因為這兩個人,都是貧民出身。
不是寒門,不是豪強,連良家子都不是。
而是貧民。他們當然希望有的貧民和自己一樣,所以他們一定會認真地去做,而且在那之前,不會洩露。
“我等會兒日夜學習,然後教授給其他人,接著讓所有在安城的小孩,都開始啟蒙。”徐庶對王易說。
“吾也會如此。”孫乾同樣道。
“那就拜託二位了,教授他人這種事情,我不擅長,所以二位除了要教那幾十個人簡體字之外,還要讓他們知道一些教授的方式。”王易笑道。
“那是自然,既然去做,那就要做到更好。”徐庶點頭道。
“那就行了!接下來安城,會有條不紊地發展,一直到明年為止……半年的時間,足夠我們積蓄糧草兵甲,訓練士卒,教授兒童了!到時候袁術欠我們的,我們會一點點地討回來!”王易揮舞了一下胳膊,意氣風發地說。
徐庶和孫乾同時笑了起來,王易這話顯得有些睚眥必報了,不過也很正常,袁術明顯已經是現在劉備勢力的最大敵人了,劉備想要讓自己現在的官職名副其實,那就必須先要消滅盤踞在淮南的袁術,不然的話,他這個節制徐荊揚三州,只能是一句空話。
荊州現在是劉表的地盤,劉表好歹是漢室宗親,到時候名義上都可以被劉備節制,王易也不覺得短時間內能朝荊州伸手--劉表麾下的荊州可是標準的鐵板一塊,不管是曹操還是袁術還是孫策,都沒法把手伸到荊州來,伸過來一次,就被打一次。
一直到劉表病死,荊州才陷入了分裂的地步,可見劉表此人的手腕有多麼高。
可是揚州……那是一定要拿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