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了淮南之後,袁術就開始大興土木,在壽春建造宮殿,殿內建妻妾數百人,皆身穿綾羅綢緞,不臣之心,已然是昭然若揭。
實際上,袁術早就想當皇帝了--當孫策將傳國玉璽獻給他的時候,他就想當了。
他一直認為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正好符合五德終始。又以為謎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袁術的解釋就是,塗同途,路途就是公路,他正好字公路,所以代漢的這個人,說的就是自己,因此袁術獲得玉璽後,常有稱帝的野心和意圖。
去年年底,楊奉和韓暹的勤王軍在河東被李傕郭汜的追兵打得大敗,獻帝一個人孤身逃到河北,這個訊息傳來之後,袁術就更覺得漢朝氣數已盡,應該是他出頭的時候了,於是找來自己的心腹閻象,對他說:“當今天下,劉氏已經徹底的衰敗,我家四世三公,海內人望,百姓也都願意歸順於我,我想現在順應天意人心,登基為帝,你看如何啊?”
就算閻象也是一個智者,也被袁術這番話嚇了一跳--他也是袁氏的故吏,對袁術是忠心耿耿,可是這種事情,他依舊不敢鬆口,只能以大義來勸告:“當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可是他們還是小心翼翼地當周朝的臣子,一直到紂王失德於天下,他們才奮起一擊,取得了天下,用了足足兩代的時間。現在劉氏雖然衰敗,可是並不像紂王那樣天怒人怨,明公您的家室再為顯赫,也沒法和擁有三分之二天下的周國相比吧?”
閻象這話可謂是大義道理都俱全,袁術雖然聽了之後非常地惱怒,可是也沒什麼話好說,此事只能作罷。
這一日,天色晦暗,袁術在自己府邸後院的高臺上,飲著溫酒,遠遠地看著四周的景色。
街上人不多,一來是天冷,二來是袁術治下還是比較危險的,要是沒事在街上亂走,說不定就被抓起來了。
袁術手下那些兵心情也不是很好,要知道袁術現在的糧食也不算很多了,擴軍之後,各部隊都多少出現了糧食短缺的場面,在夏糧還沒收割之前,當兵的都是飢一餐飽一餐,除了他直系的精銳部隊之外,其他的部隊有不少人只能去河邊撈河蚌充飢,日子也是過得有點慘。
袁術倒不在乎,反而覺得這麼白茫茫的一片看出去,倒是很有意思。
一邊喝酒,一邊看,旁邊是好幾個火盆,所以雖然是在室外,袁術依舊不會感到有什麼寒冷的。
就在這個時候,袁術看到長街之上,有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手持布幡,一路自城門處,慢慢行來。
這人引起了袁術的注意,而隨著北風,那人的聲音,也隱隱約約地傳到了袁術的耳中。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意思倒是很簡單,就是說我看這大漢天下啊,這是藥丸!需要有明主出來,再定乾坤啊!可是這些明主呢,卻不知道我才是賢人啊。
這聲音隱隱約約的傳到袁術這裡,袁術拍了一下大腿。忙喚左右:“來人,快去,把那人請到本將軍這裡來!”
聽到袁術這麼喊,左右自然不敢慢待,立即就下了閣樓,去請那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