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了十一月,淮南雖然氣候不錯,不過也一天天的,開始冷了起來。
淮南的治所壽春,也開始變得冷了起來。
不過壽春城內,依舊很熱鬧。
現在這個時候,揚州的精華地帶,就在淮南。
而淮南的核心地帶,則在壽春。
桓帝年間,東漢朝廷曾經做過一次人口普查,當時揚州的人口是三百二十萬,和天下人口第一大州的冀州比起來,那是差遠了,冀州當時有五百八十萬人,其中光渤海的人口就有一百一十萬,除了地方較小的趙國之外,其他總共七個郡,人口都在六十萬以上。
第二大人口的州就是豫州,其中汝南就有兩百萬人,只可惜現在就只剩下安城那不到十萬人了。
不過因為中原戰亂頻繁,很多人都逃到了揚州,現在揚州的人口和其他地方比起來,不減反增,達到了四百三十萬,當然最可怕的還是荊州,之前只有三百六十萬人口的他們,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六百二十萬,這也和豫州到荊州更容易一些有關。
除開後來移民的那些人(那些人基本上都去了江東,因為袁術在老百姓中名聲不好),這三百二十萬人裡,起碼有兩百萬人,是在淮南的。
而壽春,則有足足八十萬人。
這才是袁術佔據淮南,就能夠兵精糧足的原因。
地方上人口多,不管是徵收糧食還是徵收錢財,都容易許多--只要帶著鞭子下去就行了。
壽春城內,現在還是很熱鬧的。
只有一個月就過年了,固然壽春這兩年在袁術的統治之下,已經顯得有些破敗了,畢竟袁術不說橫徵暴斂,起碼也不是什麼善良之輩,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他多徵收一點,百姓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一點。
不過在壽春城內的,還是比較有錢的一些人,當時決定以壽春為自己的治所的時候,袁術就從淮南廬江各地征伐了一些富商,讓他們全部都搬到壽春來,雖然這一路上,這些富商的財富基本上都大大縮水了,可是好歹也讓壽春顯得更繁華一些了。
對於袁術治下其他地方的那些世家來說,袁術的這種做法,倒是他們支援的,畢竟這些富商豪強們離開之後,他們在本地的勢力,又可以擴充套件了。
比如廬江的喬家,就是如此。
只不過之前和劉備開戰之後,喬蕤被擒,如今是死是活沒有人知道,袁術也不想低聲下氣地去找劉備把喬蕤贖回來,而喬家雖然著急,卻也找不到其他辦法和劉備建立聯絡,畢竟廬江和徐州之間,還隔著淮南呢。
袁術的府邸,極其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