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覆三年(903)正月下旬,平盧節度使王師範(青州),接到韓全誨的勤王詔書。
三日後,來了前宰相張俊的書信遊說。
王師範的地盤頻臨東海,屬於齊地一部分。
朱溫戰敗朱瑾兄弟,王師範畏懼的使人投附。
朱溫主要敵對是河東軍與淮南軍,不願大軍向東遠征,接受了王師範歸附。
王師範以為朱溫大軍西征關內,中原空虛,藉著勤王大義出兵奪取齊魯之地。
行軍司馬劉鄩,攻佔了兗州。
王師範使人,去往河東軍淮南軍連橫,請求討逆宣武軍朱溫。
河東軍元氣大傷,李克用不敢再主動出擊,只是回信讚許。
朱溫得報大怒,命令葛從周率領大軍東征兗州,命令侄兒朱友寧東征青州。
淮南軍楊行密響應王師範,海州出動七千淮南軍支援,大將王茂章統帥。
同時,泗州再次出兵數萬進攻宿州,兵鋒指向徐州。
朱溫發兵支援徐州,葛從周兵圍兗州城,暫且圍困不攻。
另一路的朱友寧,大軍挺進青州,數次擊敗青州兵。
朱友寧輕敵冒進,在石樓作戰時,飛馬衝殺入敵陣,不想遭到王茂章的淮南軍反撲,墜馬戰死。
朱溫接到報喪,暴怒的痛心疾首,朱友寧是他非常倚重的侄兒。
七月,朱溫親率二十萬大軍東征青州,大敗青州兵和淮南軍。
王師範再次認慫投降。
朱溫不能短期攻陷青州城,接受投降,保留王師範的青州刺史,只接管了平盧節度的其它州治。
.....
淮河以北紛爭不休。
淮南,大江兩岸和兩浙,一片安居樂業的太平景象。
升州全境興修水利,開墾更多農田。
上元府持續建築城池,商業八方往來,江寧愈發繁華似錦。
韋扶風定居上元府,作息規律的過著安寧日子,實則川南軍和杭州書信,藉著行商不斷往來。
長安資訊,昭宗困居大明宮,朝廷諸事皆由崔胤把持。
崔胤正在募兵,意圖重建朝廷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