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梟> 第一卷 川南節度 第4章 蜀道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川南節度 第4章 蜀道難 (1 / 3)

老馮歸來,韋扶風駕車離開法門寺外,奔去褒斜道入口所在的眉縣,一路順利的抵達了眉縣。

眉縣的人氣,讓韋扶風大感意外,有太多的外地人。

一打聽,多數來自江淮,迫不得已背井離鄉,去往漢中或巴蜀逃避戰亂討活。

眉縣城外,亂糟糟的足有萬人以上的流民。

韋扶風又喜又憂,人多能夠避免遭到野獸或山匪,但流民是一種目無法紀的群體,很容易變成匪人。

與老馮一商量,韋扶風賣掉了馬車,換取了很多幹糧,然後僱了一個十人流民群體。

他要求流民用滑竿抬著老馮和碧衣女,他提供一部分食物。

一行十三人啟程,抵達褒斜道關口。

關口有鳳翔軍鎮守,不可避免的繳納了人頭過路錢,不過一人一文,比子午道廉價太多。

不是鳳翔節度使心慈,而是褒斜道原本就是官道,很久以前不收錢。

另外也是避免發生暴亂,任何藩鎮勢力,都希望兵多將廣,但兵多將廣的前提是需要糧食。

軍隊若是斷糧,後果發生譁變造反,這幾年渭河平原糧食欠收,鳳翔府節度使缺乏擴軍底蘊。

渭河平原的田地被大戶兼併嚴重,藩鎮節度使縱然強勢,也需要大戶的支援,所以外來的流民再多,大戶不收,只能放行。

走入褒斜道,沿著斜水行進,斜水的流向自南向北,是渭河的一條支流。

褒水則與斜水反向對稱,自北向南流入漢水,兩條河水成為溝通秦嶺的指引,故名褒斜道。

韋扶風領略了什麼是蜀道難,翻山越嶺,走過可能倒塌的棧道。

每日的行進距離,若是直線頂多三四十里,流民是拖家帶口,也有老幼女人。

行不多久,碧衣女就主動步行,只有老馮乘坐滑竿。

老馮手中拿著削尖的竹搶,表情木然,一雙眼睛卻是犀利,被抬著泰然處之。

韋扶風步行彷彿成了跟班,他手中也有一根削尖竹槍。

入夜,在一處林中休息。

韋扶風三人聚在一起,十個流民聚在一起,各自吃食,流民中的三個長幼女人去了一處山溪。

韋扶風壓低聲音,關心輕語:“姐姐一路不曾洗浴,不如也過去。”

“這樣髒兮兮,才能避免麻煩。”碧衣女輕語回應。

“委屈姐姐啦。”韋扶風歉意道。

“我沒你想象的嬌貴,年幼在山上長大。”碧衣女輕語。

“姐姐在山上長大,不知是哪裡的名山?”韋扶風詢問道。

“我不想說。”碧衣女直白拒答。

韋扶風一笑,忽老馮輕語:“不要落單,與我們同行的未必善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