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悄然啟程,他沒有向親人請行,請行的結果必然走不得,雖然他的存在不重要,但長輩不會縱容他的胡為。
留書說了去向,韋扶風駕馭一輛破馬車離開了上洛縣城,車上載著老馮和碧衣女。
碧衣女的頭髮蓬亂,身穿破舊青色衣褲,不時的咳嗽。
過城門時,守門的官兵只是大略看一下就放行。
碧衣女的咳嗽很有殺傷力,如今上洛縣城的人最怕的就是染病,次之是發愁吃食。
出城後,老馮爬出車篷,坐在了右側車轅.
韋扶風輕揮鞭子,趕著瘸了一條後腿的馬匹,沿著武關道北上去往長安。
在亂世,馬匹是最難得的商品。
“公子,若是沿著武關道南下,可去往上津縣乘船,透過漢水西去金州(安康),自金州西去可達洋州和漢中。”老馮說道。
“你說的我清楚,上洛縣地處南北咽喉,南下能夠通往漢中,問題是我沒錢僱船,只能繞遠走陸路。”韋扶風微笑回應。
老馮點頭,韋扶風又道:“另外金州通向漢中的一段不易行,途中存在的兇險難知,而陸路去往漢中是官道,亂匪應該少一些。”
老馮點頭,自西向東的秦嶺山脈,形成一道天然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之北是八百里渭河平原,大唐統治的核心地域。
秦嶺之南,則是秦嶺與大巴山脈之間,形成的漢中盆地和安康盆地。
漢中盆地建制了興元府和洋州,安康盆地是金州,金州的東北方是商州,也就是韋扶風的家園所在。
逶迤長達數千裡的漢水,流過興元府,洋州,金州,荊襄地域,最後流入大江(長江)。
由於秦嶺阻隔南北,自古形成了很多溝通秦嶺的道路。
其中商州的武關道,是通達南北的主要官道,秦嶺以南,乃至大江以南的大唐地域,陸路基本依靠武關道出入。
以長安為中心,能夠跨越秦嶺,進入漢中的的道路,自西而東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
其中武關道主要是通向南陽盆地,荊襄地域,大江以南地域。
秦漢時期的劉邦,就是透過武關道,第一個攻入關中。
庫穀道是長安直達金州的一條道路,山路難行。走不得車馬。
子午道是長安直達洋州,然後向西可達興元府,向東可達金州。
劉邦被項羽逼迫為漢中王,就是自子午道抵達漢中開闢基業。
劉邦一番經營蓄勢之後,用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一邊修建子午道棧道惑敵,一邊大軍走陳倉道攻入關內,佔據渭河平原的關中,奠定大漢江山。
所謂出行難,韋扶風趕著馬車,行走在顛簸的道路,久之難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