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業也同意?”
“陛下和元輔、百官都同意了,郡王自然沒有異議。”
他還是有些不相信,他都舉起反旗了,而且還一路到了這裡,朝廷居然能當這事沒發生過?
若是說他奪了大淩河和錦州、義州等城,朝廷就因此給出這樣的條件招降,他實是難以相信。
事實上他很清楚現在自己的處境,義錦等地,不過是朝廷主動放棄的,這是很厲害的一招,這使得他現在雖然都到了長城外百餘里,可卻難以為繼。
這個時候朝廷居然開出這麼好的條件,簡直跟天上掉餡餅一樣,讓人難以相信啊。
或許朝廷畏懼清軍,吳三桂只能這樣想,又覺得自己都無法相信這樣的解釋。清軍雖然厲害,但不是早年的清軍了,何況朝廷也不是崇禎初年時的朝廷了,朝廷可是有劉繼業,有數鎮的楚軍在。
他們為何要怕?
“吳帥,元輔希望你能好好考慮一下,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若錯過了,你將永遠後悔的。”
吳三桂馬上聽出了話外之音,“此事是元輔的主張?”
“元輔對於兩位將軍與遼軍將士們的忠心從來不懷疑,他相信若有一天朝中真有人作亂,你們肯定會再次舉兵入京勤王的。”
“我們會的。”吳三桂終於覺得自己不那麼迷惑了。
不過當馮元飆把劉鈞的兩個附加條件說了出來後,吳三桂的笑意盡去了。
“朝廷不發糧餉,遼軍自已解決?禁止越界,一越界就將視同謀反?”
吳三桂搞不明白了,這算什麼?
送馮元飆回帳休息後,吳三桂與祖大壽坐在帳中沉默了許久。
“我們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祖大壽抬頭望向吳三桂,開口道。“沒有糧餉,我們如何撐的下去?廣寧錦州兩地的百姓全加起來,都不會有二十萬人。沒有朝廷輸送錢糧,我們連一萬兵馬都不一定養的起。”
吳三桂頭也沒抬。
“可我們現在繼續下去。根本沒有半點勝算。”
祖大壽接著道,“就算我們先談糧餉問題,你覺得滿清會同意我們與朝廷議和嗎?到時他們第一個會反對,肯定會出兵對付我們的。那時你覺得朝廷會出兵幫我們嗎?這就是一個陰謀,一個詭計,他們假意招降,實際上是要借刀殺人,借清人之手除掉我們。”
“你想想看。哪有這樣的好事。我們都起兵反叛了,而且我們現在並沒有佔據什麼優勢,朝廷卻會開出這樣好的條件?這就是徹頭徹尾的陰謀,我們千萬別當了他們的當。”
“那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繼續打下去嗎?我們一無糧草,二無軍心,如何打?劉繼業棄守遼西,把兵馬都縮回了長城防線,以我們現在的狀態,永遠不可能攻破長城防線的,更別說打進京城去。”
“劉繼業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固守長城防線不出,我們自己就撐不住。等夏天一到,那時我們糧草不繼,撐不下去要退兵的時候,他劉繼業再從海上繞後登陸,在我們歸途半路攔截,我們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吳三桂現在十分後悔當初一時衝動就起兵了,結果落入如今這種艱難的境地。
朝廷的招降,讓他看到了一絲曙光,一絲逃離這種處境的機會。
氣氛一時有些凝重。
一面是劉繼業的鋼鐵防線。一面是後方的清軍,加之此時缺糧少餉,簡直就是絕境了。
就算吳三桂想跟劉鈞拼命,都找不到機會。飯都吃不飽。拿什麼打仗?
“楚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尤其是火器犀利。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打防守戰,而且還有海上機動優勢,可以迅速機動運輸兵力。現在他把遼西棄守,使得我們不得跋涉千里與他們作戰。不論怎麼打,我們都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