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對那些報紙沒什麼興趣,他甚至對於時報的新聞時政版塊也向來興趣不大。做為大明首輔,他每日裡看的那些天下大事要聞太多了。
他看時報,更喜歡看經濟民生這一版塊,尤其喜歡看文學版塊,上面有詩詞戲曲選載,還有小品文等,當然他最喜歡看的還是長篇的話本連載。一般他看過後,就會去看經濟民生版塊。
不過今天他一直盯著頭版,許久都沒有往後翻。
頭版上劉鈞的畫像,就跟時報上無處不在的廣告一樣讓周延儒討厭。時報的廣告版面也設計的非常獨特,有多種形式讓商家選擇。有通欄廣告、半通欄廣告,四分之一版廣告,豎四分之一版廣告,橫三分之一版廣告,豎三分之一版廣告,小半版廣告,橫半版廣告,豎半版廣告,整版廣告,跨頁半版廣告,跨頁整版廣告,報眼廣告,報花廣告,下置孤島報花,中置孤島報花,導讀報花和欄花廣告,中縫廣告,分類廣告,夾頁廣告和軟文廣告等。
零零碎碎,若真細算起來,這三十二版的時報,每期廣告得有好幾百個。
據說時報光憑這些廣告銷售,每期不但就能把報紙的成本賺回來,還能賺上許多。
辦份報紙,既為自己舉目張舌,還能變著法子摟錢賺錢的,也就劉鈞一人了。
如今,這個劉鈞馬上就要入朝了。
宮中。
崇禎也在看著這期新到的時報,事實上,時報自在京中發行後,崇禎從東廠那裡知道後,就讓東廠把每期的時報都第一時間送入宮中。後來又出了幾份報紙,崇禎也讓東廠全都一併每期送入。
崇禎也是時報的資深讀者了。
其實早就有官員上奏,說要查禁時報。崇禎心知肚明,時報雖然並不議論時政,可畢竟影響越來越大,哪怕他們不公開議政,可把天下事報知天下人,還是讓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們不爽。
從某些方面來講,時報的出現,等於多了道民間輿論監督官員們。崇禎覺得其實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並不是所有報紙都如時報這樣態度公正。就如其它幾份報紙,就有些肆無忌憚,什麼話都說,什麼人都敢評論,他們的議論對於朝廷的威信確實很有影響。
但總的來說,崇禎還是比較喜歡時報的。不但裡面報道的天下時事新聞很迅速很真實,而且許多官員們都隱瞞的東西,比如地方災情等,他們會及時報道。
而且另一方面,崇禎深居宮中,對於外面的事情全靠下面的人稟報,難知民間真實景象,而時報上的許多民生經濟,上面有許多民生的東西,就連那些夾縫邊角上的廣告,裡面也有不少房屋商鋪的租賃價格,大宗貨物的買賣交易價格,再比如那些招工的資訊,很清楚的有招聘各種工匠、工人的薪水多少,讓他對於民間百姓的生活現狀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印象。
而這些,往往都是官員們很少告訴他,也多報告的含糊不清楚的地方。
“陛下又在看報紙啊,京中又有新辦的報紙發行了?”周皇后緩緩而來,見皇帝在看報,便問。
崇禎揚了揚報紙,“是時報,今天增刊。”末了,他又加了一句,“楚國公終於離開遼東踏上回京的船隻了。”
“陛下,繼業為國征戰,勞苦功高,切莫辜負了他。”
“皇后這話是什麼意思?”崇禎驚訝的望著周後。
周皇后猶豫了會,最後還是說了出來,“臣妾近日也聽到一些傳聞,不好的傳聞。”
“什麼傳聞?”
“聽說如今京師上下都在傳一句話,‘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遼東已定,楚公當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