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稱雄> 第391章 天津遇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1章 天津遇刺 (1 / 3)

“賣報,賣報......《時報》今日頭條,徵虜大將軍朱督師已經離開旅順,不日將從天津入京!賣報,賣報,兩文銅元一份.....一報在手,盡知楚國公徵遼戰記....”

清脆的童聲沿著京師的大街吆喝,遠遠傳開來。

周延儒坐在馬車裡,聽到這叫喊聲,對著簾外說道,“去買份時報!”

“是。”外面的家丁應了一聲,很快就買來一份時報,恭敬的遞進車內。

兩文銅元一份,如今一個銀元值二百文銅元,此時這兩文銅元相當於半分銀子。這要是在鄉下,都能割半斤豬肉了。不過京師之地,半分銀子真是值不當什麼。京師不但官員眾多,讀書人也多,識字的人更不少,許多大戶人家的管事奴僕甚至是丫環侍女,連著那些商鋪裡的掌櫃夥計,識字的都是一抓一大把。

時報初創時在大明是個新鮮玩意,但如今時報在京師也已經不算新鮮了。雖然時報總社在湖北,其它數家分社也都在湖北周邊,京師並沒有分社。但時報每五天一期,每期離京師最近的登州分社印刷出當期報紙後,就會用快帆船走海路抵達天津,再用馬車快速運往京城。

時報的價格並不貴,京師人只要願意買,大多數人都買的起,而且京師讀書識字的人也多,經歷一年多時間,時報如今每期在京師的銷量都破五千份。如今京師官員大戶商賈,幾乎家家戶戶都訂了時報,甚至各酒樓茶館乃至青樓樂坊,也都訂了時報。

好些個茶館酒樓不但訂了時報,甚至還專門請讀報人讀報。這就如同是說書一般,也算是一種招攬顧客的手段。效果比說書還好,畢竟說書的聽來聽去總是那麼幾段,可這時報卻每五天就一期,內容還豐富,時事新聞,天南地北的各種新鮮事務等等,包羅永珍,各種俱有。

大家一邊喝酒吃茶,聽聽新聞,朋友一起品評時事,談論今古,順便聊聊各地物價、地理什麼的,非常不錯。

周延儒早知道時報是由劉鈞所辦報紙,周府也訂有時報,甚至時報還免費給京師大小衙門派送,不過今天並不是時報發行的日子。

拿到報紙周延儒看了一下,不是往期的舊報,而是新發行的,報頭旁邊加了兩字,增刊。

報紙還散發著墨香味,頭版頭條就是劉鈞即將入京的訊息。

在那加粗的隸書標題下,還有一張圖,一身戎裝的劉鈞正在離開碼頭登上港口停泊的一艘大帆船。

時報的內容十分豐富,四開三十二版,一份報紙都相當於一本小書冊的內容了。版面多,內容豐富,而且還是圖文並茂,頭版一般都是刊登近期的大事要聞。時報自創刊以來,頭版並不刊登朝廷的政令法規,基本上每期刊登的不是劉鈞率楚軍作戰的報道,就是些劉鈞主導推行的一些計劃內容。

一至八版是新聞版,九第十六版,是時政版,十七到二十四版是經濟版,二十五到三十二版是民生版。

時報的口號就是聚合重要的朝廷和地方官府政策新聞,關注突發事件,瞭解民生實時資訊為大明的百姓提供最具時效性,貼近生活的報紙內容。

雖然這份報紙是劉鈞所辦的,但周延儒幾乎每期必看。他心裡甚至很喜歡這份報紙,很多時候,報紙上的新聞,比他這個首輔從官方還能更快更準確的瞭解天下動態,不得不說這是個諷刺的現象。

而且這份報紙雖然是劉鈞出資辦的,但很公正嚴肅,內容真實。雖然刊登新聞時事,但卻態度很客觀公正,很少帶有個人傾向的議論時政,他們只是是報道新聞時政,但卻不做評論。

雖然周延儒也看出來,其實做為一家非官辦的報紙,他們選擇報道的新聞時政內容,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態度了。但這種做法,總比公開評論議政要好的多。其實自時報正式開辦,火起來後,一年來,大明已經先後又開辦了不少份報紙。

但一年多過去了,除了時報紅紅火火,每期銷售都能破萬,最高銷售量破過五萬份,其餘的各家報紙,最高都沒破過一萬。平均銷售量,甚至連三千都破不了,大多數實際銷量都在一千份上下,甚至不到。

為什麼?就因為那些報紙多是復社的成員開辦,他們辦的報紙,最主要的就是議論時政,其它的內容很少,還經常有些內容不真實,這樣的報紙有幾個人真願意看。

還有些商人辦的報紙,同樣因為缺少足夠有權威性的新聞,很充實的內容,而銷量不高。

有幾家報紙能如時報一樣,五天一期,期期三十二版,有時在月初還有四十八和六十四的大版,所有的內容都非常真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