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猶豫了:雖然是花錢拜師,他對葉問卻是真心拜服,要不然,他也不會想方設法的為葉問招收弟子。
就算沒有葉問的影響以及門派歸屬感,黃粱也不願意改投洪門,在詠春他是大師兄,一人之下數人之上,到了洪門呢?
若是進了洪門,他這個大師兄就會變成小師弟,再加上得罪了這麼多洪門弟子,以後焉能有好日子過?
黃粱左右為難,葉問抱拳道:“杜兄弟,黃粱乃是我詠春門下的大弟子,也是葉某最看重的徒弟,你能不能看在葉某的薄面上,換個條件?”
“師父!”聽了葉問這番話,黃粱感動的雙眼發紅。
江楓心道:就這麼幾句話,就令黃粱感動莫名,由此可見,葉問並不像影視劇中表現的那麼人畜無害。
想想也對,倘若葉問不通權謀,焉能把詠春拳傳遍東南亞?倘若葉問不通機變,焉能讓詠春的名號波及全球?
就算以前他不懂這些,經過了財產被奪,經過了窮苦潦倒,經過了險死還生,經過了寄人籬下之後,他也該有所領悟。
江楓也沒想真要黃粱加入洪門,因為他知道不可能,且不說黃粱是否願意,就算黃粱願意,葉問也不會答應。
葉問那番話,雖有收攏人心的嫌疑,但也都是實話,黃粱乃是他的大弟子,如果他的大弟子改投了別門,詠春豈不成了武林笑話?
此事一旦成為汙點,詠春如何在江湖上立足?
既然知道葉問不會答應,為什麼要提這個條件呢?
江楓之所以提這個條件,一是想要壓一壓黃粱的倔脾氣,二是為真正的條件埋下伏筆。
“葉師傅言重了!”江楓抱拳道:“開個玩笑而已,沒想到你們當真了。”
“你……,”黃粱感覺自己被耍,有點惱羞成怒的樣子。
葉問抱拳致意,在他看來,江楓這麼說等於給了他面子,他必須領情。
江楓抱拳回禮,接著對黃粱道:“看在葉師傅的面子上,我們的賭約就算了,不過你要記住:以後貼傳單,不要往洪門的海報上貼,若不然,下次就沒這麼好說話了。”
聽了江楓的話,葉問眉頭一皺,不悅的道:“黃粱,你往人家的海報上貼傳單了?”
葉問並不知道來龍去脈,原劇中,葉問來了之後詢問怎麼回事,黃粱避重就輕的說了句:“他跟我比手切磋,卻不夠我打。”
阿基等人聽他這麼說,當即惱羞成怒,隨即開始了混戰,導致葉問一直認為是洪門仗勢欺人。
葉問先入為主的對洪門產生了不好的看法,導致了他在比武結束後,不肯向洪鎮南繳納會費,更導致了後面一系列的衝突事件。
江楓身為洪門一份子,自然不會替黃粱背鍋,來龍去脈解釋清楚,洪門一方就佔據了大義制高點,
洪門佔據了大義,葉問一方自然失去了大義,他若想立足江湖,就必須有所交代。
黃粱一看師傅生氣,趕緊辯解道:“師傅,我之前都不認識洪門,怎麼知道那是他們的海報?”
聽了黃粱的解釋,葉問更加生氣:這跟認不認識有什麼關係,難道不是洪門的海報,你就能給人家蓋住?
貼傳單沒錯,你幫師父貼傳單,師父感謝你,可你為什麼不往空白的地方貼?這點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嗎?
有念於此,葉問怒斥黃粱:“給人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