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荻腦袋漲漲的,就像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堵在胃裡的感覺。
她想發飆,找人打一架,不把對方打個鼻青臉腫,就讓對方把她的腦袋開瓢,只有這樣,她才能舒服一下。
其實有一個很好的人選,去找何大壯,找個邪火對他拳打腳踢一番。
郝荻只是這麼想了一下,沒有付諸具體行動。
她把自己這種感覺,歸咎在昨晚沒睡好覺。
我們以前就郝荻的性格做過交代,她是一個不愛為瑣事分神的人,凡事喜歡嘁哩喀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丁松這次紅杏出牆,讓郝荻無論如何也拿不起來,更放不下了。
這是郝荻的一個錯覺,她以為丁松只是內心空虛,出去尋找刺激。
如果她知道丁松已經被劉慧纏上了,可能不僅僅是鬱悶這麼簡單。
我們只能憑她那敢想敢幹的性格,進行客觀性分析,做出一個可行性判斷:她氣沖斗牛時,後果一定很嚴重。
郝荻從與丁松建立戀愛關係那天起,就已經做好了情變的思想準備,所以,她要先同居後結婚。
兩人青梅竹馬,感情基礎還算紮實,可在靠臉吃飯風氣盛行的年代,不是郝荻缺乏自信,而是丁松的自身條件,實在太招風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郝荻不想為徒有其表的愛情,改變自己的初心。
話雖這麼說,郝荻和丁松的感情,畢竟從穿活襠褲開始。同樣作為獨生子女,在感情問題上,她強烈的排外意識,與這一殘酷的現實相碰撞,她難免要暗自傷感。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郝荻打小就養成了喜歡獨立思考的習慣,並敢於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情變,她選擇了要靜觀其變,讓丁松來去自由。
請注意這個來去自由。
當今社會的大多數女性,擁有一個普遍共識,男人都愛沾花惹草。
對於這個無法迴避的社會現實,有的女人選擇了沉默。
不管你在外面多麼瘋狂,能把每月的工資收入如數上交,別把病帶回家即可。
有的女人選擇了自求心理平衡,你玩我也玩,大家一起遊戲人生。
有這兩種選擇的女人,多半都是家庭觀念較重,在不破壞家庭生活的前提下,給男人充分的自由權。
往往這樣的女人,在家庭生活中處於劣勢狀態,他們的生活,還需要另一半來支撐。
郝荻寧缺毋濫的觀點,源自她的獨立自主,帶有強權意識的完美主義。
丁松有了這次外遇,一旦嚐到甜頭,就可能再有第二次第三次。
郝荻不想採用暴虐手段,召集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元素,逼迫丁松表面服軟認錯,暗地裡仍我行我素。
那樣太沒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