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人的科技,就是這麼皮糙肉厚!爆炸煙塵無法阻止伊凡雷帝的繼續鎖定,在熱成像儀裡,夭螈醒目地可能幾百公里外的熱氣球基站都能捕捉到,凍雨中的山火已被夭螈引發,這條怪蛇模樣的異獸,完全不復先前的威風!
但這是天空中觀戰的帝國機群的剎那感想。下一秒,爆閃輝光如新陽誕生般炸出!
規模不比夭螈返祖時那般宏盛,第二次的爆發產生的衝擊力依然不是這些
“小飛蟻”能夠抵擋的,稍加靠近些的直升機紛紛被暴風掀到尾旋。而伊凡雷帝硬生生憑藉著驚人體重,輕輕縱深一躍,雙腿筆直插入地面,抗住了這股暴風與衝擊波。
經歷了第二次爆閃的夭螈,面板開始不復先前的純白無暇,它蘊藏著的力量消耗極快,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面板下的黑色底色若隱若現。
對於這樣一種在世俗意義幾乎登神的生物而言,這是最大的侮辱!夭螈纖細的體軀盤踞在
“核爆坑”中,下身難聽一點說和一坨麵條糊糊狀似的,上半身卻是以違反人類物理學定律的方式,以彎曲的蛇狀仰首,漫長的體軀纏繞成了多個平面。
如果這時可以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夭螈面板外的空氣都被灼燒地變形,為此提供了相當充分了熱力流來保持升力。
不過伊凡雷帝的兩名鐵馭顯然對於此刻學習物理學半點興趣的欠奉,他們沒像聯盟的
“山文甲”、
“明光甲”一般採取合金大劍作為近戰兵器,而是直截了當地以鐵拳搗過。
任誰看了這對堪比戰列艦重炮406毫米炮塔的拳頭,都不會對夭螈是否倖免有一絲的懷疑。
但是保持對基本規律的尊重是人類必須的,伊凡雷帝的鐵馭遭遇到了比夭螈更棘手的問題。
機甲被困住了,被泥土。原本堅硬的凍土在反覆的高溫蒸發下已變得鬆軟蓬鬆,皸裂如沙漠表面,縱然伊凡雷帝的雙足寬大,總體接觸壓強不高,但承載地依然是上千噸的鐵疙瘩。
這和虎式坦克空有強勁主炮卻陷於泥濘,最後因為傳動系統損壞而被迫丟棄一樣,伊凡雷帝異常尷尬地掉入到了泥潭裡。
這點泥潭當然困不住伊凡雷帝,它的肘部推進器和背部噴射包都帶有解困的用途。
這點時間同樣給予了夭螈寶貴的重整機會,它以不為人類所理解的方式,吞吸消化著不久前在東方六號蜂巢區獲得純粹
“硃砂”,這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物質與藥片作用人體似的。僅需一點點時間,一點點恰到好處的壓力,令夭螈的蛻化之路程序,猛然加快!
伊凡雷帝的鐵馭們在使用一切動力脫困,堂堂帝國機甲,脫困姿態與人類掉進坑裡無異,但是當體態達到一定重量後,適用的規則也開始變化。
肘部經受不了過大的推進器壓力和扭矩應力,預設的壓力元件開始崩解,這確是安全冗餘系統的一部分,然而這代表了帝國人機甲技術無可奈何的現狀,電氣化的滯後帶來了控制力的衰弱。
透過厚重的裝甲,鐵馭在可視頭盔內目睹了夭螈的迅疾變化。這條
“蛇”在快速演變出黑白相間的體表紋路,之前並不顯眼的四肢在突破肉繭包,淋漓汁液裡的粉嫩蹼足遇風了硬化,上身已化出與身軀般配的纖細五爪足,指節蜿蜒像是握著東方似的七支刀。
灰白化的首級泛起了淡淡的櫻色澤,標誌性的長鬚自唇邊生長,直至垂落地面。
而首級的犄角終於化作了真切的龍角,短,粗,旁邊還有引而不發的肉球,但這對於將東方龍形象牢記腦海的鐵馭來說,這副模樣再熟悉不過了。
伊凡雷帝爬出了陷坑,數百米之遙,褪皮重生了的孽龍,與北方的咆哮沙皇武士對視著。
戰鬥,此刻才算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