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鋼鐵黎明> 海蘭江上的日與夜 第27章、登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海蘭江上的日與夜 第27章、登山 (1 / 2)

次日清晨,沈如松眼睛剛睜開就聽到帳篷布上“噼噼啪啪”的響動,他掀開簾門便是一陣陰風颳了進來,凍得他一個哆嗦,趕緊闔上,心說許排長真是個烏鴉嘴,真給說中了,今天下雨了!

別說下雨,下雪了也要繼續拉練。眾人頂風冒雨拆下帳篷,收起樁架,篷布也不用額外放進軍械箱裡,直接按預劃線解開,變成一塊塊底部240厘米、兩邊203厘米的三角形碎紋迷彩防水布,稍加整理就能穿到身上,變成雨衣。必要時還能加上樁架,弄平就成了擔架。

雨水敲打著沈如松套了遮光布的頭盔,“滴滴答答”地順著盔簷流下來,他憂慮地望著天空,一場雨當然沒什麼,他有點擔心這會不會是春雨的起始,真是這樣,那接下來一個月就沒幾天是晴天了。

在泥濘山道上行軍,想想都覺得煩。

下雨了也不好再用溼柴火生火。但使用固體燃料需要經過班長同意,沈如松不想早飯吃冷冰冰油膩膩的罐頭,午飯可以隨便吃點長力氣的粗糙飯食,不過早飯最好不要。

於是沈如松告訴士兵們啟開固體醇燃料包,加熱一個米飯罐頭,煮一壺熱水路上喝。

收拾完畢,隊伍拔營出發,那些忘了噴偽裝資訊素到舊址的人統統捱了罵。現在下雨還好點,氣味很快就散了,若是在戰區廢墟,露營了敢不噴資訊素?幾小時後就有盔鼠循著氣味過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挖穿了腳邊,跌進去全生吞活剝!

早上七點剛過,雨勢只大不小,全連開始登山,沿著蜿蜒山道慢慢向上。馬術嫻熟的騎兵班在前開路,一部分老兵牽著馬匹走在最後壓陣,保護著隊伍中間的技術兵和新兵。

沈如松叫鄧豐臨時代管,他抽出地圖,展開一角,俯在馬背上以鉛筆標記著當下位置。

他現在的位置大致在北緯40度30分至40分、東經108度10分左右。在千山山脈邊緣,向南走百來公里就能到戰前著名的景區,琴湖。這座湖有個綽號叫做“小天池”,意思是它與龍山天池尤為類似,都是山巔之間的湖泊,宛如天空之眼。

雨珠沖刷著塑封地圖,沈如松對比著地圖和此處的等高線。他隔著樹梢抬頭望去,能清楚看到鄰近的小山頭,這意味著落差並不大,坡度和緩,地圖等高線也畫得稀疏,然而偏一點,就是連綿不斷的密集線。

“前方透過河谷,注意腳下。”步話機傳來領路老兵聲音。

到中午,雨勢暫歇,隊伍抵達了河谷懸崖,為防止打滑或是控馬不當,排長下令所有工兵下馬,牽著矮種馬透過這一段最為險峻的路途。

狹窄的山道僅供兩馬並行,此時自然是不準並行,一律靠裡。沈如松探頭瞅了瞅刀砍斧削般的巖壁,很難想象平原上寬有數百米的海蘭江在此處河道窄到只剩下十米。

“這條江往南一直走,往雲港那邊出去。”有人低聲閒聊道。

“水沒繞著走還往山裡進,怪哦。”

“一看你就不是龍山人,咱祖上就是龍山,正兒八經的白龍山民,咱族譜裡寫著,咱一個太太太爺爺可是始皇帝帳下的龍軍千夫長!”

“你要說什麼?”

那人繼續炫耀了通祖上血統,見對方不耐煩才切入正題道:

“咱從小聽得是龍山神話,傳說龍山裡的那條神龍,有九個兒子九個閨女,其中一個跟海龍王小兒子私奔了,神龍惱了,就把這閨女開除祖籍,把三江這兒設了山,不准她和情人相會。結果這龍女也是烈性子,不單是真把自己的根拔出了龍山,而且劈過了山入到海里。所以你看啊,東北地界有九條大河,只有海蘭江不從龍山主峰發源,從龍女峰出,全程劈開千山,奔太平海里去了。”

對方聽得有趣,問道:“我咋聽說海蘭江是九江裡最大的那個,該不會當年跑的是大閨女吧。”

談到男女情事,尤其是私奔這種勁爆刺激話題,人的膽子總能臨時躍好幾個臺階,這兩小子忽略了班長一再強調的專注腳下,拉近了距離繼續嘀咕起來。

“那你可猜對了,海蘭圖朵,哪有男的取這種名字?不然神龍咋那麼氣呢?看自家閨女在眼皮底下鬧這麼大事,於是派二兒子,就是花江,在海蘭江出了千山的路上,截住,你曉得琴湖不?那兒就是相傳龍女死的地方,砸出了一座湖,而龍女臨死前也把弟弟打了個半死,花江匯了琴湖,出來就小很多了,沒到海里就掛了。”

耳朵很靈的沈如松表示這哥們說的確實沒錯,但有一點要糾正,於是他走快了幾步,敲敲前頭那人肩膀,說道:“花江匯了海,只不過在那裡叫松花河。”

“噢,這樣啊,我還……啊,2班長!”

“知道就滾去好好走路!不然我替你班長抽你!”

中途要過河谷,夏小源連長見面前的吊橋一副風吹雨打的老朽模樣,到底不敢讓載重量較大的馬匹上橋,商議了一陣,說是不必繞道,直接往橋前挖開標記點,找出當年修橋工兵留下的儲備材料,重新加固一下便是了。

得有個人拉線去橋那頭,河谷上方大風猛烈,又逢上雨勢再起,山谷烈風陣陣,引得吊橋板材塊塊剝落,一副頃刻坍塌的模樣,正在連長猶豫間,一道清脆女聲響起:“我來!”

陳瀟湘把雨衣一甩,袖口紮緊,不顧眾人驚愕眼神,扛起鋼纜盤奔上了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