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者做事兒,就是這麼嚴謹!
說徐楊膽小也好。
說徐楊不願意惹麻煩也罷。
反正,他就是這麼做的。
畢竟有前車之鑑在那兒擺著,某米、某為、某企鵝、某裡等等前輩的經歷他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尤其是這些大企業在網際網路上的口碑如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雖然其中多是水軍帶節奏的結果,但被抓出來的痛點和黑點也是真的。
比如說某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愛國這個話題確實是炒起來了,某為也真真切切的從中受益了,雖然任老闆一直強調不讓炒作這個話題,但在網際網路上根本沒用。
結果很明顯,某為的生意中,但凡有一點跟國外企業沾邊,就會被人嘲諷不夠愛國。
雖然這種嘲諷對某為幾乎沒什麼殺傷力,但也真真切切的影響到了某為在網際網路上的口碑,那些沒有多少辨識能力的網友被影響的最徹底。
如果任老闆也是重生者,那麼,估計也會更加謹慎的對待這個問題。
任老闆不是重生者。
徐楊是。
所以,徐楊關注到了這一點,從羚羊科技開始就杜絕了輿論往這個方向發展的可能。
可以這麼做。
但絕對不能這麼說,更不能這麼大肆宣傳。
當然也不能像某想那樣乾脆做了買辦。
做買辦,在早些年確實也有好處,畢竟是公知橫行的時代,做買辦,不但難度低,收入高,還有大批大批的人在網上和線下齊聲叫好。
但再往後……
十五年後的某想有多慘,上網瞅瞅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那腦殘一樣的決策,以某想的江湖地位和渠道、資源、能力,完全可以成長為一家超越某為的頂級企業。
但很可惜。
這個時候的國人還傻傻的把“科技無國界”這句話奉為圭臬,覺得甭管什麼高科技,能租到買到就不用自己研發,所有權在誰手裡都一樣。
很誇張嗎?
一點也不誇張。
別說民用企業了。
連軍工這塊也有人抱著這樣的想法,並且真真切切的付出了不少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