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企業用人數量較少,幾百人幾千人就算大公司。
如果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人工成本將會非常可怕。
二十年後,陸續有電子廠以及一些小商品製造廠撤到東南亞,為什麼?
國內的人力素質、治安、物流、基礎建設、政治環境等等條件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東南亞一帶雖然人力便宜,可綜合算下來,似乎成本也沒降低多少,反而提高了不少風險。
但問題就在這裡,對這些企業來說,人力成本才是成本中的大頭。
人力成本只要降低五個百分點,就值得冒險。
商人逐利,風險只要還在可控範圍內,就無所畏懼。
正如當初那些商人一股腦湧入國內一樣。
當然,一些效益好的企業公司,是願意花更多成本來降低風險的,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風險與利益,全看各人取捨。
但足以說明一個問題,人力成本在企業的運營中到底有多嚇人。
這也是很多老闆對員工很摳的主要原因。
他會覺得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成本,你們就應該拼命給我好好幹活兒。
只有少數企業和老闆能在成本和收益之間做出正確的衡量,且有那個能力做的更好。
徐楊要不是有重生優勢,怕是也捨不得給員工開這麼好的條件。
但事實就是如此,羚羊科技的待遇在國內,就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菸草煤電等國企的核心員工外,沒有那家企業比他更良心。
於是,當他入駐貼吧小組之後,不光小組內原本的成員一個個精神抖擻準備大幹一場,連剛剛招聘來的員工也在努力跟上羚羊的節奏,就算有所怨言,也在豐厚的薪資、優越的工作環境、頂尖的福利和人文關懷面前消弭的無影無蹤。
當然,嫌苦嫌累的也進不了羚羊。
徐楊也不是慈善家,對吧,開這麼好的條件找一群大爺?
進組宣佈年底的小目標之後,緊接著就宣佈了第一步戰略計劃。
他在小黑板上寫下“校園”兩個大字:“我們接下來要攻略的目標是這裡,是學校,尤其是各大高校,重點使用者是各大高校的學生,藉著開學的機會, 要讓幾乎每個新生都能知道貼吧的存在,但具體計劃,大家暢所欲言。”
還是王海洋,這個畢業不到三年的普通本科生舉手道:“學校,尤其是高校,有兩個重要的攻略重點,第一就是學生會,第二是普通學生群體,其他就沒必要浪費時間了,尤其是官方。”
“說說理由?”
“高校官方一般不會參與太多,尤其是涉及到網際網路這塊,說句不好聽的,那些個老頑固可看不上網際網路的小打小鬧,思想非常頑固,幾乎難以被說服,而且國內高校的管理層大多都是有編制的,這些人的行事宗旨是寧可不做事兒,也不做錯事兒,網際網路這個新東西,對他們來說無異於洪水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