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想,臧霸與周瑜一戰之後,卻是對周瑜大加提防。便想出了這條計來,以此瞞過了周瑜,使其與夏侯淵逃過一劫。
周瑜與程普兵還夏口。兩將與府中閒談。程普道:“此番雖破安陸曹軍大營,然臧霸、夏侯淵仍在。而竟陵之圍亦未解。形勢實在堪憂。”
周瑜笑道:“安陸一戰,我軍斬首數千,捕得降卒近萬,也算大勝。況華容仍在我手中,竟陵城有徐、潘二將在,暫時無憂。荊州之戰,一時半會,也難以有結果。且慢慢籌劃便是。”
程普一想也是,就憑南陽、南郡兵馬,就算豫州兵也全來了,這場戰爭,一年半載的,估計也難以有什麼結果。
忽然,程普又想起一事,問周瑜道:“公瑾,不知公覆今在何處?”
自周瑜來,程普便以周瑜總幕府,諸文書典籍、兵馬動靜,也只有周瑜會提前知道。黃蓋之前受周瑜之令,率部北上,於雲夢澤,與于禁水師對峙。現在過了許久,也未見有戰報來。所以程普便有此問。
周瑜笑道:“我與公覆有言,令其趁隙擊華容,如今我也不知公覆在何處。”
周瑜沒說假話。黃蓋帶了大軍北上,到了劉備之前所築的巴丘城,屯兵於此。于禁聞黃蓋軍至,亦引兵來。兩軍隔著水面,遙遙相望,卻又誰也不肯先動手。
于禁的想法是,只要你不過江,我就由得你在這裡待著。黃蓋卻是想著,如何以較小的代價,突破于禁的封鎖,投送兵力到對岸,然後實現自己的戰術目標。
黃蓋左思右想不得法,便問於麾下校尉。麾下校尉便獻計道:“雲夢大澤,煙波浩瀚,湖泊星羅棋佈,水道縱橫交錯。以曹軍之力,又如何能夠全部禁封?莫如厚賞漁家,使其等為我軍探路,而後擇一隱蔽水道而行,又留一部於此,遍插旌旗,以惑曹軍。如此,大事可成。”
黃蓋聞言,欣然從之。於是命人尋訪漁民,許之以財帛珍寶,使其為耳目。一時之間,數百里湖面,小船密佈,一邊打漁,一邊查探。
于禁既來,亦禁漁家。然則就像黃蓋麾下校尉所言,這麼大的湖面,你想把漁夫全部給禁了,又怎麼可能?
各種小船,在湖面上來去穿梭,遠遠避開了曹軍。是以于禁竟不知。
未幾,果有人來報,言發現了一條半廢的古河道。很是隱蔽,以前被棄,現在剛好是汛期,湖水大漲,也能行船,不過行不得大船。只能過小舟。
隱蔽、安全第一,至於大船小船,能悄無聲息的運送兵馬,小船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