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水道之後,黃蓋便下令嚴鎖訊息,洩露口風者立斬之。這麼龐大的一個計劃,不保守秘密被敵人知道了,那就是一場悲劇。所以只有黃蓋等將校知情,其餘人等,都不知道部隊將會在不久之後,在對面敵軍的眼皮子底下偷渡。
黃蓋又下令,在巴丘城立堅寨,廣屯糧,擺出一付要在此堅守的姿態,並把風聲給放了出去。于禁知道後,不疑有他,也是覺得黃蓋要在此處與自己打持久戰了。
對於黃蓋的舉動,于禁笑了:“黃公覆欲與我在此相拒,正合我心意。我軍源源不斷而來,實力日增,憑其又如何與我軍相爭?”
打持久戰,再好不過了。南陽、豫州、益州兵馬,源源不斷而來。拖得時間越久,己方的勝算越大。就憑著周瑜、黃蓋等人,也想著和自己耗?
荊州七郡,雖然被敵人佔了五郡,但在戰爭中,真正說得上有用的,也就江夏和長沙、武陵三郡罷了。現在武陵郡被自己奪了,黃蓋被自己堵在長沙郡,過不了江,只有一個江夏,而且江夏北方數縣,都被己軍給佔了。在這樣的形勢下,揚州拿什麼和己軍爭?
于禁並沒有太多關注其他戰場,在他看來,死死把荊南力量,堵在長沙郡,讓他們不能踏足江北一步,就算是幫了曹仁最大的忙了。荊南四郡,武陵在自己手中,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力量,卻被自己看死,無疑就斷了周瑜一條臂膀。這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荊州戰事如火,孫策也在發怒。鑑於揚州本土需要力量防禦,不好再向荊州增兵,孫策就把主意打到了交州。畢竟交州也跟荊州接壤,交州從那裡增派援兵,也方便得很。
所以孫策就派了自己的弟弟孫權出使交州,去勸說士家,讓他們出兵相助,幫自己攻打曹軍,奪取荊州。
誰曾想,孫權到了交州,士家的態度還是很熱情。在接待方面,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來。但一提到出兵的問題上,就想方設法的找理由。什麼交州貧瘠苦寒,民多畏死,又有南夷為害,無法出兵云云。
孫權明知道士家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但他也拿這裡的地頭蛇士家沒辦法。想發火,士家又小心逢迎,要對士家下狠手,又怕逼反了士家。
所以孫權在交州,待得也是不舒服極了,只好憋了一肚子火氣,窩囊的回到了建業。到了建業,孫權就馬不停蹄的向自家兄長孫策打士家的小報告。
孫策聽了,只氣得渾身發抖。這幫有眼無珠的匹夫,出爾反爾,蛇鼠兩端,待我平定荊州之後,一定要你們的好看!
孫策知道,畢竟還是自己年輕,之前有個父親在撐著,父親的赫赫威名,讓士家不得不有所畏懼。但現在父親逝去,而揚州又與荊州交兵,所以士家就開始陽奉陰違了。
與此同時,士家那邊,在送走孫權之後,也有些擔心。晚上,士家的頭面人物全部到場開會。商討在當前的局勢下,如何讓士家安穩無憂,並持續保持住士家的權勢地位。
士燮這會已經快七十高齡了,作為士家的領袖,他坐在首座,微閉著雙眼,在閉目養神,對下面的各種議論,如同視若無睹。
下面,士壹、士武等幾個和自己的子侄們討論得很激烈。這次可是把孫家得罪得狠了。在接待禮節上雖然一絲不苟,但在關鍵問題上,士家卻是左推右擋,沒一個表態答應了的。要是孫權回去了,回稟孫策,依孫策的脾氣,會不會報復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