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月,關羽拔江陵,趙雲、張繡各引兵分定荊南。曹仁不敵,自引軍退往益州。關羽追之不及,兼之益州道路艱險。遂引軍還鎮襄陽。
荊州既定,劉備便著人開始準備丈量土地等諸事。他打算把北方百姓,大量遷移到南方去。以填充被曹操擄走的人口。
中國百姓最注重的其實還是土地,只要有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背井離鄉的,對於缺少土地的百姓來說,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艱難,有了土地,才可以讓家人活下去,才能讓宗族姓氏繁衍而不至於斷絕。
夏六月,天子贈封劉備祖父劉雄、父劉弘王爵。同月,趙雲、張繡兵出交州。遼東的巨木,源源不斷的南下,甘寧、文聘等人,都被派到了揚州,開始打造水師。
曹操仍然留在成都,坐鎮中樞,指揮一切。但隨著荊州的失守和劉備的運作頻繁,曹操知道,最後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了。
當初因為要經略中南新得之土,曹操把大量的兵力和資源,全部投向了最南方,導致荊州空虛,最後守無可守,被劉備的軍隊輕易奪走。但益州與荊州又自不同。
益州有山川之險,整個地形如同一個大盆地,有秦嶺和大江為天然險阻,曹操在益州經營多年,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放棄。
現在中南與益州之間的道路徹底打通,兩地又獲得了荊州之民的補充,再加上撣國的那些土著奴隸,如今曹操麾下,人力並不缺乏。他打算死守益州,以待將來。或許,未來還有機會反攻出去呢。當年漢太祖高皇帝不就是從漢中出兵,從而席捲天下的麼。
所以現在曹操就想著保住益州,全力發展益州和中南半島,然後待機而動。當然,他自己心裡也很是清楚,以劉備的能力,他這一輩子是看不到希望了。未來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兒孫輩們的較量了。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守住益州。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曹操把自己的精銳,都調到了險隘之處,又不惜物資民力,大修堅堡固壘,以備未來之戰。
曹操準備得是非常充足,可惜,劉備又怎麼會讓他一直霸佔著益州。從益州翻出秦嶺,可進攻涼州和長安。
如今朝廷已經遷到了長安,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也會一直是大漢王朝的都城所在,益州這麼大個不穩定因素,自然還是要早早拔除的好。
荊州剛定,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劉備又開始準備攻打益州的兵馬了。這一次,他要舉全力而一擊,徹底鼎定這方乾坤。
經過多年的發展,北方社會秩序穩定,而農業方面,劉備不惜人力物力,興建了無數灌溉設施,就算是小有天災,也在地方官員和軍隊的努力補救面前,變得安然無事。是以人口和經濟得到了迅速增長。
如今的北方,更是糧食堆積如山,兵革充滿武庫。進行一場大規模的長期的戰役,已經壓根傷不到劉備的根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