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 (2 / 2)

陳倉道、子午谷、褒斜道等傳統要道曹軍肯定有了防守,而且這幾條道路,不但道路狹窄險阻難行,糧草輜重的運送更是無比困難。這幾個地方,曹軍只要在谷口死守,就可以把漢軍堵死在谷中。

既然這樣,不如就分兵,反正現在自己手裡的兵力那是充足得很,那就這幾條路都走,萬一瞎貓碰到了死耗子,打通了其中一條道路呢。

陳倉等道路,兵宜精不宜多。所以派精銳將士去攻打就行了。其餘的民夫啊,輜重啊,輔兵啊,就全部走隴南好了。這裡道路總歸是要比秦嶺山中的深澗壑谷要好走一點。

但法正的理由,卻遭到了諸葛亮的反對。諸葛亮這會已經二十六歲了,當了好幾年地方官,已經磨練出來了,歷年政績考評都是上上。這次南征,劉備把諸葛亮、陸議、龐統、徐庶、法正、黃敘、傅乾等人全部扔到了軍中,哪怕是打個醬油,也得讓他們感受下軍陣,見識下戰爭。因為,也是時候該培養後備人材了。

他和荀彧都四十多了,未來終究是要交給年輕人的。這麼好的機會,不讓他們感受下,天下一統之後,想要這樣的機會,也沒有了。

諸葛亮的理由也很簡單:“以曹操之才略,豈不知有隴南道乎?若我軍不來,其在蜀中蓄養勢力,必自隴南出,而圖關中。是故隴南必有防備。”

諸葛亮就把自己代入了曹操的思維中,覺得我要是蜀地的割據者,我要想反攻關中,該怎麼做?

也正因為是秦嶺諸道的難行,所以諸葛亮覺得曹操或者是自己要是想反攻關中的話,必然也會選擇隴南道出兵,然後順渭水而下,攻略關中。而不是走秦嶺諸道。事實上也是如此,歷史上他就拒絕了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議。

我們翻開地圖,就會驚人的發現,子午谷其實就是21世紀的210國道;褒斜道和陳倉道在南邊有一段是重疊的,然後分叉,一條往陳倉,在後世就是316國道到寶雞的省道;一條往郿縣,就是316國道到太白,再到眉縣的省道。

這會地形圖就掛在牆壁上,供將軍和謀士們參考。法正和諸葛亮說的,各有各的理。至於如何決定,就得看諸位將軍了。

張繡、呂布、趙雲等將,都是北方人,習慣了在平原之上,集中優勢騎兵來進行大規模、大範圍的衝擊戰。對於這樣道路艱險的行軍,經驗少之又少,也就當年趙雲從幷州攻打河東,翻越過太行天險,而這一段經歷,對趙雲來說,其實也不是很愉快。那狹窄的道路,山頂的堡壘,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又要進行這樣的行軍,而且這道路的艱險,不下於太行諸陘,趙雲的心裡,那是沉甸甸的。

好在西邊的軍隊中,除了法正外,還有張任、黃權、張松,吳懿等益州老人,這些人,不是益州土著,就是劉焉的老臣。當年曹操兵進成、都。劉璋請降。這些人一個個的,都潛逃往關中,投奔了趙雲。現在戰事又起,他們自然又得到了啟用。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