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 (1 / 2)

劉、曹兩家暗底裡的動作,被孫策知道之後,孫策大恨,自己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不過這會再派死士潛入徐、豫兩州搞破壞,時間也來不及了。整個劉備的領地裡,已經是風聲鶴唳了。

臨甾城,劉備也在冷笑:“孟德以為憑此手段,便可以阻我南下之意乎?”於是召集幕府諸人,共商大事。

夏四月,劉備下令,組建南征行營,徵調各路大將,準備親征。一時之間,北方大地之上,民眾踴躍從軍,又獻各種物資,支援大將軍南征,收復漢家河山。

兵馬齊動,旌旗飄揚。煙塵四起,鼓角爭鳴。戰爭,又要開始了。這一次,劉備並沒有先打誰後打誰的準備。哪一路都是主攻。他準備要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南方。

對付曹操,他動用了呂布、趙雲、張繡三路大將,以荀攸為謀主,盧敏、簡雍、孫乾、法正、諸葛亮等隨軍參贊軍機。鍾繇等人負責後勤供應。

對付江東,他親自下場,調集了關羽、張飛、黃忠三路大將,以賈詡為謀主,徐庶、龐統、糜蘭、陸議等隨軍參贊軍機。

家中荀彧留守,嚴顏、太史慈、陳到、沙摩等大將鎮守四方。盡起戰兵十萬,民夫無數,號稱八十萬大軍,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曹操與孫策這邊接到訊息之後,就有點傻眼了。他們之前結盟,是想著劉備攻此,他們就救彼。現在劉備一齊來攻,他們就首尾不能相顧了,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有什麼能力去救別人?

褒斜道,臧霸一把火,把懸空而立的棧道,燒得乾乾淨淨。又於谷口加固塢堡,以防漢軍。自曹、孫罷兵,荊州無戰事,曹操就把一眾戰將全部調了回來,以防劉備的征伐。現在,漢軍果真要來了。臧霸奉命鎮守褒斜道。

從秦嶺入漢中的道路,千年以來,就這麼三條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當年劉邦為漢王,走的就是子午道。走完之後聽張良之計,一把火把子午道的棧道給燒了,向項羽表示自己無圖中原之意。後來出兵之時,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率軍走散關,把項羽給騙了。也給後世留下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這個經典成語。

當然,這是三條最主要的道路。其他的路,自然也有,只是很少有人走,人跡罕至罷了。比如隴南諸道。

這會趙雲諸將,就和荀攸等人在一起商討,隴南這條道路,要不要派兵。隴南這條路,要比大山深處的路要好走多了。具體路線如下:自上邽到武都,走河池、沮縣,然後攻打漢中。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走的也是這條路。兵出武都,走祁山,上邽,然後奪取戰略要地街泉亭(街亭)。為什麼要這麼走?

因為這條路比重兵把守又道路艱險的陳倉(散關)道、子午谷、褒斜道都要好走。而且走隴南的話,可以先控制涼州這一片,然後沿著渭水居高臨下的東進。這就是歷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原因。

現在問題反過來了,從關中、涼州攻打漢中,要不要走這條路呢?

提出走這條路的是法正,他的理由是:“吾軍多,陳倉、子午谷等要地,必有曹軍屯重兵,且陳倉等險道,不宜行大軍,可使精銳往之,而遣大軍行隴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