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說得氣勢十足,似乎也感染到了袁紹。他精神稍振,便笑道:“當年吾能聚天下諸侯討董,而今自然也能與天下諸侯一道討劉。元皓所言甚是,吾這便退兵往鄴城。”
話雖如此,但袁紹卻是心知肚明,如今劉玄德大勢已成,而那些諸侯們心思各異,天知道還會不會聽他的。只是局勢頹敗如此,自己這個當家人卻不能沮喪,否則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
見青州軍攻打甚急,袁紹便忙令張郃斷後,然後親率三軍將士西返魏郡。劉備在軍中也在佈置任務,他與諸將道:“袁紹麾下文武,吾只圖三人:張儁乂、田元皓、沮公與。若遇此輩,可生擒之。餘皆不足道也。”
諸將牢記在心。應命而去。許攸在營中,見袁紹欲退,便去尋張郃。他心道有郭圖在青州營中,自己那點功勞何足道哉,若能說反張郃,到時方能在青州立足。張郃見許攸來尋,訝道:“子遠不隨在主公身側,來此作甚?”
許攸笑道:“特來相救儁乂耳!”
張郃心中一動,便問道:“子遠何出此言乎?”
許攸道:“依儁乂之見,如今以青州之勢,儁乂能阻乎?”
張郃沉默了一會,道:“不能。”
許攸便道:“既然如此,儁乂為何陷在這死地而不謀個脫身之法?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今冀州頹敗,勢再難挽。儁乂可早作打算矣。”
張郃對道:“大將軍待吾甚厚,不忍背之。”
許攸一聲輕笑:“儁乂應朝廷之徵黃巾而從軍,又非是袁氏門客家將,又有何來背棄之說?”
許攸也沒說錯,張郃最早是響應朝廷的命令去征討黃巾軍而入伍的。後來便在韓馥麾下為將。韓馥讓了冀州,他順理成章也隨了袁紹。後來因徵張燕、討幽州,立功甚多,此時在袁紹軍中為寧國中郎將。他本來就是漢將,對袁紹確實也沒太多感情。所以歷史上的張郃見袁紹不納其言,見勢不對就率軍歸降了曹操。導致袁紹軍心散亂,一敗塗地。
如今許攸這麼一說,張郃也是心動不已。要說他有在此為袁紹效死的心思,那絕無可能。不過要他主動投降,他也不願。武將胸中自有一口傲氣,如今他有兵有將,還有大營在。想要脫身以他的本事並不難。未到那山窮水盡,便去投劉備。非他本意。不過看情況,這許攸只怕是早就與青州有勾結了,真是藏得深吶。
張郃心中轉著念頭,許攸論公是冀州重要謀士;論私是大將軍故友。如此人物竟然也棄冀州而去,這冀州文武,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動著這樣的心思。這大樹還未倒吶,各人就要散了。
張郃在這裡沉默不語,許攸只當張郃預設,便繼續勸道:“儁乂若能陣前反戈,立得大功,何愁日後富貴?”
張郃聽許攸話中之意,竟然讓自己投降不說,還要對袁紹反戈一擊。頓時心中便是煩惱不已,心道這許子遠平時不見,關鍵時刻卻盡顯本性。此輩卻還須遠離一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