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程普就想道,自己征戰一生,豈能事事讓公瑾專美於前。到了此處,見地形險要,幾番計較,便心生一計,先使人破壞道路,而後又在此處小道設伏,靜候曹軍來。
他本來以為,若是曹仁來了,便擒了曹仁,到時有了曹仁在手,曹軍還怕不退?誰曾想,曹仁沒等來,卻等來了個曹洪。曹洪雖然也是曹操麾下大將,但比起曹仁業,分量可就輕多了。
其實若真是曹仁來,只怕也未必見得就會中了程普的計。曹仁性格沉穩,遇事不驚。若見道路被毀,必然會聯想到有人弄鬼。到時就會多想一想,而不是像曹洪那樣,派個斥候一探,左右無人埋伏,就放心的走小道而行了。
所以,一切都是陰差陽錯,能等來曹洪,已經是很不錯了。
程普見曹洪發怒,也不在意。曹洪越怒他越開心,這證明曹洪將會失去一個為將者的理智。凡大將引兵在外,臨陣之時失去了理智,後果會是什麼?
於是程普仰天大笑,道:“曹洪,你今日已中我計,陷入死地。還不速降?否則你必死無疑!”
曹洪聞言大怒,乃道:“老賊,看你有何本事,取我首級!”於是遂令麾下軍士結陣以御。
程普哪裡會客氣,大手一揮,矢如雨下。可憐曹洪麾下,都是騎兵,一半本事都在馬背上。此時化騎為步,又陷入絕地,倉促之間,哪裡遮攔得住。
道路狹窄難行,地面又是一片泥濘。想有點大動作,站都站不穩。箭如雨來,狠狠紮下,瞬間就連人帶馬,射翻了一片。
曹洪也知道,在這種地方交戰,十死無生。於是便高聲道:“結陣,往後退!”
不用曹洪多說,戰陣此時也在緩緩後退。這樣的地形,程普自然不會與曹軍貼身近戰,如果近戰的話,就等於把自己的優勢全部抵消掉了。於是他便只是遠遠離著曹軍,不停讓麾下弓箭手射箭。
遠端打擊無力還擊的敵人,還有什麼戰爭,比這更輕鬆?
也幸好曹洪所部,是曹軍精銳,頂著漫天的箭雨,絲毫不亂。頭上是呼嘯而來的奪命箭,腳下是一片泥濘的土地,身邊是不斷倒下的袍澤。若是換作其他軍隊,早就崩潰了。而這支部隊,在曹洪的指揮下,卻面不變色,淡定的舉著盾,持著槍,一邊抵擋箭雨,一邊緩緩後退。
只要到了乾燥、開闊的地方。他們就有機會了。到時翻身上馬,或戰或走,全在他們一念之間。
程普自然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也率著大軍,緩緩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