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六百七十一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一章 (1 / 2)

劉備其實也沒有想到劉璋會投降。歷史上雖然劉璋曾投降於他,但那應該是劉璋外無援兵的無奈選擇。如今形勢絕然不同。若劉璋死守到底,在兗州事了之後,劉備自然會出動大軍,從司隸、涼州兵分數路,大舉入攻漢中。以解劉璋之圍。

劉璋一降,白給曹操多了幾年時間不說,還葬送了自家性命。劉備得知之後,也只能是一聲嘆息了。

近來遼東與塞外一片安靜。之前兩戰,鮮卑部落死傷無數。倖存下來的不是當了奴隸,就是聞風喪膽,遠遁極北之地不見了蹤影。跟隨劉備作戰的烏桓部落,也被漢軍的戰績給嚇到了。遼西三部烏桓,從此徹底臣服,乖巧得很。劉備派出去的官員們,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漢化工作。料想將來,烏桓必然會提前無數年從歷史書上消失,徹底的融入偉大的漢人當中。

有鑑於此,劉備便調還黃忠、張郃,仍留張燕等人鎮守燕州邊境。使黃忠率部自東郡破陳留,進圍濟陰。

如此一來,兗州文武便亂了陣腳。前方好不容易來了個曹仁和夏侯淵,與夏侯惇一起把張飛、太史慈給抵擋住了。防線剛剛穩住,後面又來了黃忠、張郃。兩邊這一擠,兗州兵力便捉襟見肘。若濟陰被破,昌邑便危在旦夕,這是程昱他們所不能容忍的。

事實上,兗州因為太靠近青州,又沒了曹操親自坐鎮,在北方這個強大敵人發起的一波又一波的攻擊面前,吏民上下,已經缺失了一種必勝的信心。

仗打到這個時候,比較的已經不僅僅是兵力的多少了。還有更多的因素在直接、間接影響著戰場的表現。

比如名望、比如希望等等等等。

養望幾十年,到了現在,劉備的名頭,早就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不比天下任何一家門閥來得低了。世人提起劉備,對他的事蹟如數家珍,除了佩服,就是尊敬。

而且劉備不僅僅是隻徒負虛名,他還與一班臣屬把自己的地盤治理得井井有條,興盛無比。兗州就在青州邊上,更有許多百姓與青州有親,又如何能夠不清楚?

所以很多兗州百姓就在想,為何要與中山王打?他是朝廷的大將軍,他要來治理兗州,又有何不可?說不定比曹公治理得更好呢?

在這樣情緒的影響下。黃忠進陳留,比起馬超進陳留來,那是簡單得多了。曹操把戰線拉得太長,自兗到豫,再自荊到益。力量太過於分散,未免就給了劉備可趁之機。在陳留任峻戰死之後,新上任的太守,對漢軍的到來,已經不敢死戰。

而高幹在其中,也出了大力。高幹與高柔,出自陳留高氏。高氏世代出仕,如今高幹與高柔皆在劉備那裡。高氏偏向何方,還用多說嗎?

有了高氏出頭,陳留太守在半推半就之下,也就降了。

在打破陳留之後,黃忠留下張郃守陳留,以防豫州兵馬。自己卻提了大軍,屯濟陽,圍冤句,大有自冤句進濟陰的架式。

暗裡,卻是遣騎送信給了馬超。

馬超率了騎兵,自破壽張之後,便一直遊弋在壽張附近,以威脅曹仁後路。不過曹仁是曹操手中屈指可數的大將,失了壽張,已是失策,如今又豈能再輕易露出破綻給馬超可趁之機。便把諸縣守得嚴嚴實實。馬超按捺不住性子,貿然進攻,還吃了個暗虧。這才知曉曹仁用兵的厲害。於是便不敢輕易再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