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到這個時候,袁紹集團心中早就失去了鬥志。整個冀州只剩下了鄴縣這座孤城。這仗還怎麼打?
袁氏名頭是大,但絕大多數人卻不願意陪著袁氏一起殉葬。改朝換代的時候降臣還那麼多呢,何況袁氏這麼一個小勢力。
張飛與太史慈把鄴城一圍,還沒開始攻打,每日裡便有吏民夜間偷偷縋下城來,向漢軍投降。田豐與袁譚巡城之時,抓住無數。連斬數人之後,見還是止不住。田豐便長嘆一聲,不再去管了。袁譚也心灰意懶了。夜間巡城見了,也只是揮了揮袖,只當沒看見。
袁譚與田豐如此行徑,卻是犯了大忌。世間諸事,從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逃人你不管,放任其自去。那為甚還要讓我等在此守城,等著漢軍攻打的時候送命麼?這就是城中許多將士心中的真實寫照。
如果逃一個斬一個,這局面還能控制得住。這一串串逃,只當沒看見的話。大家心態就不平衡了。
於是,慢慢士兵也開始了投降。巡夜之時,趁人不注意,扔了刀,脫了甲冑,然後便可以悄悄的溜下城去了。
張飛與太史慈也樂得如此。過了數日,張飛便與太史慈相約,一道攻城。引兵至城下,按照慣例先喊了幾句勸降的話。便欲架設雲梯攻打。忽然城上亮出一白旗,上書百姓投降。然後便見城門大開,無數百姓蜂擁而出。
張飛目光一閃,便道:“百姓之後,必有兵也。”果然,袁譚與田豐於百姓之後,引兵來攻。其本意便是欲驅百姓亂漢軍之陣,然後趁機行事。
奈何張飛料敵機先,先使弓箭手伏於兩側,待百姓出盡,兵馬湧現之時,便齊發矢射之。冀州守軍大亂,方出城門,便不得不退了回去。
士卒逃亡不能制,袁譚、田豐便詣袁詔,問應對。言人心散亂,鄴城難守,請西向。袁紹不許,只藏於深宮,將諸事盡數委之於袁譚與田豐。
張飛與太史慈前後夾攻,袁譚與田豐左支右撐,苦苦熬過三日,城遂破。袁譚與田豐皆被執。
張飛與太史慈一路往城中推進,冀州督將眭元進、韓莒子等皆死於亂軍之中。行至荀諶府,因荀諶乃荀彧一母同胞,張飛往見,禮甚恭,請荀諶與其一道歸青州。
荀諶乃道:“吾受袁氏厚恩,今其破亡在即,吾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義闕也。若再為青州之臣,所不能為也。”
張飛敬其高節,便道:“然則友若將何往。”
荀諶笑道:“文若、公達已在青州效力,吾便歸隱家中,做一田舍翁可也。”遂與張飛拜別而去。
鄴城即破,殘餘將士退至袁紹所居宮殿。耿苞聞信,急奔至宮中,往見袁紹:“陛下,城破矣,還不走乎?”
耿苞就是之前袁紹想登基時替袁紹出言來試探大臣之人。他雖無甚本事,卻因會揣摩人心,頗得袁紹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