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聽了審榮之語,轉念一想,自家侄兒都不能信的話,這滿城將士誰人能信。遂從其言,便欲退走。忽聞城外蹄聲如雷,便至城邊,探首望之。卻見城外一支軍疾馳而來。審配撥劍在手,高呼道:“敵襲!守城!”
喊完之後,卻見審榮一動不動,審配大怒,道:“敵已至,還不率軍準備作戰?”
審榮聽了,行至城頭絞索旁,反手就是數劍,嬰兒手腕粗細的麻繩,被他砍作數截,而那吊橋,卻是嗚的一聲,跌了下去,砸在地面之上,砰然作響。
審配不敢相信,指著審榮道:“小兒你竟敢如此?”
審榮道:“還請叔父大人見諒,為軍中袍澤計,為家族計,小侄不得不降矣。”
審配氣得破口大罵:“小兒!豎子!”便提了手中劍來要斬審榮。兩人一個要戰一個要降,意見雖然有分歧,但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審配氣勢洶洶,審榮卻不敢對叔父動刀子,於是便被審配逼得步步後退。
兩個姓審的老大動了手,身後的鐵桿自然也不會閒著,於是你一刀我一劍,開始在城頭拼命。張飛引軍至,見吊橋落下,大喜,又見城頭騷亂,金戈之聲四起。知道事情只怕出了變故。便欲引兵往前,想攻上城頭以助審榮。旁邊副將葉蛟見了,抱拳請命:“將軍,末將願先登。”
張飛許之,葉蛟便率所部,架雲梯,攀沿而上。一邊爬一邊大喊:“大將軍德懷四方,先降者受大賞!”
審配見敵軍攻城之餘還有心思來攻心,不由大怒,遂喊道:“放箭!放箭!”頃刻之間,城頭之上,箭如雨下。葉蛟方登上城頭,逼開守軍,正欲跨步上前,忽然箭雨如雲而來,一時不察,身上便中了數箭。葉蛟強忍劇痛,奮起餘勇,於城頭之上大開殺戒。每喊一聲,刀光一閃,便立殺一人。行二十六步,殺二十六人,留下二十六雙血腳印,力竭而死。
葉蛟雖死,卻為漢軍開啟了局面。源源不斷的漢軍湧了上來。圍住迫於葉蛟聲勢而遠遠退開的守軍,分塊絞殺。
審配見審榮四處躲避,又見漢軍湧上城來,知東門不保,遂便匆匆退去。欲引其餘三城兵馬來奪東門。
審配既走,審榮便大開城門,跪迎張飛進城。張飛進來,見葉蛟戰死,不由大怒。當初在界橋,葉蛟逢到顏良文丑這般猛將亦能全身而退,在這區區小縣,卻竟然送了性命?遂道:“葉將軍隨我多年,不意命斷此處,審配當斬也!”
一句話卻是把審榮嚇得冷汗直冒,生怕張飛一個不快,便要一刀把他給砍了。幸好張飛已經不是那個莽張飛了。他親自下馬,扶起審榮,好生勸慰一陣,又命審榮在頭前帶路,疾追審配去了。
審配退至城中,聚集三城兵馬,乃道:“吾受主公厚恩,不可不報也。今當效死!”士卒皆慨然,樂從審配死。
於是審配提兵來擊漢軍,意欲再把東門從漢軍手裡給奪回來。途中正遇張飛,張飛大喝一聲,雙腿一磕馬肚,一騎當先,直衝入冀州軍陣中,鋼矛一抖,冀州軍便是哭爹喊娘一片。張飛環目一轉,見審配在前,遂一拍馬股,直取審配。不數合,大矛橫掃,將審配擊落馬下。張飛喝令一聲,命左右縛之。冀州軍見主將被擒,知大勢已去,除部分袁氏死忠作鳥獸散去之後,餘眾皆降。梁期遂平。
張飛捉了審配,便問道:“可願降否!”
審配大聲道:“不降!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