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見到孫堅銳利如刀的目光只在自己脖頸處來回掃動,額上不禁冷汗涔涔,生怕孫堅不給自己說話的機會便把自己拖出去,於是便立馬扯著嗓子大叫道:“孫將軍,大喜,大喜啊!”
孫堅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心想這人是不是有病?面上卻是輕露疑惑,哦了一聲,開口問道:“喜從何來?”
使者心中狂喜,就怕你不問,於是便道:“我家主公聞將軍率義兵前來,願率眾歸附將軍,以彭城、下邳、廣陵三郡國相托將軍,鞍前馬後,追隨將軍救徐州百姓於水火。”
孫堅徹底懵了,這笮融是不是腦子壞了?精神不正常了?使者見孫堅一臉不可置信,生怕孫堅以為是自家主公戲弄他,然後遷怒於自己。於是不等孫堅發問,便一鼓腦的把他所瞭解的前因後果,全部竹筒子倒豆般給孫堅說了。
孫堅聽完,猶自感覺如在夢中。這麼說來,笮融是怕曹操要把他幹掉,然後又恨曹操之貪心不足。於是一氣之下,選擇向自己投降?
想了想,孫堅覺得笮融可信。原因無他,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要是換了自己,夾在兗州和揚州中間,肯定也得選擇一方抱大腿。既然兗州方面希望不大,保命困難,那麼投向揚州方面那就成了必然。這才是安家保命之道。否則真要頑抗,到時候死的,第一個就是笮融。
既然笮融做了選擇,那還等什麼。於是孫堅一面派人向袁術、陳紀報信。一面回軍,往下邳去見笮融。
笮融見了孫堅,一臉感激零涕的模樣:“久聞將軍大名,今得一見,餘生無恨矣。某為曹賊所迫,幸有將軍來救。將軍仁義,徐州幸甚,百姓幸甚。”
孫堅再不待見笮融,也不得假惺惺的陪著他說幾句話,用心撫慰。比如保證他的生命財產安全諸如之類的。至於具體官職安排,還要等揚州方面的訊息。
笮融也很光棍,談妥了條件,便第二次充當帶路黨,帶著孫堅的部隊,到一個縣接收一個縣,到一個城接收一個城。沒多久,彭城,下邳,廣陵,盡為揚州所有。
曹操接到訊息,目瞪口呆。之前他在東海和笮融相拒,兩軍對陣。下邳和廣陵都是後方,訊息傳遞困難,又被笮融這個地頭蛇刻意隱瞞,是以他竟然不知道孫堅和袁術進了徐州。曹操也不是沒想過袁術和他爭徐州的可能。但是袁術揚州都還沒有坐穩,九江對岸的劉繇還在虎視眈眈呢。而自己又佔了琅琊這個先手,等袁術反應過來想和自己搶徐州時,那時塵埃已定自己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於是便沒把袁術放在心上。想不到笮融這個狗賊竟然膽大包天,自己稍一猶豫,他轉身便投了袁術,把袁術給勾引了進來。早知道如此,還不如先允了笮融,等盡收其軍,眾人若有異議,再隨便找個藉口一刀砍了便是。也好過如今心痛莫名。
曹操心想,仁義道德害死人,以後還是不要學玄德,太過於講究臉面,這次損失的可不止是一星半點。心痛死我了。
後來果然曹操便徹底走向了功利主義的道路。在用人方面唯才是舉,在用兵和行政方面,第一便是先想著於己方有沒有好處。有利便行,無利便止。
袁術得了孫堅的彙報,大喜過望。他還以為,這次不知道要和笮融或者是曹操要打多久呢。他還想著,能搶一郡就算一郡,能搶一城便算一城,實在不行,把人口和財產給掠奪回揚州就行了。只要能讓曹操傷元氣損根本的事情,他都願意去做。誰曾想,天大的一個餡餅就這樣砸在他頭上了。袁術這幾日晚上做夢都能笑醒。
無他,廣陵、下邳、彭城三地得手,極大的補充了揚州和豫州的戰略縱深。就拿孫堅來說吧,他在豫州,沛縣必然就要屯重兵。不然孤懸在兗州包圍之中的魯國便隨時有丟失的風險,而且自彭城涉水而上,分分鐘就可以打進沛國。所以沛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支撐點。當年歷史上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的時候,劉備就選擇了兵屯沛縣。
但是孫堅一方面要在汝南郡保持兵力對付荊州劉表,一方面要在豫州北邊沛縣防備兗州和徐州,壓力就非常大。如今彭城,下邳,廣陵三郡一到手,形勢立馬就不一樣了。淮水和泗水發達的水系,把沛國、彭城國、下邳國和廣陵郡全部連線在一起。到時候防守也好,進攻也好,豫州和徐州、揚州這邊,立馬便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