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 (1 / 2)

幘溝漊城,位於屹升骨城之西北,大梁水上游。原無此城。高句麗第一次被漢朝打服,向漢朝上表乞降時,漢朝天子經常有賞賜下來。比如冠服,文冊,官印,鼓吹技人之類的。高句麗每次都是乖乖的派人到玄菟郡來領取,然後聽玄菟太守的訓話。後來高句麗情況稍微好了點,又故態復萌,變得驕橫了,於是不往玄菟聽取教誨了。便於大梁水上游築一小城,讓大漢有賞賜的時候,送到此城中,他們自己來此城中取。

幘溝漊,高句麗名城,有國中重臣對盧(官職名)於此鎮守。對盧聞得漢兵東來,早早的遣人往丸都城彙報並請援,又於城中指揮軍吏加固城防,籌備物資。準備了許久,未見漢兵音訊,正自疑惑,忽聞紇升骨城有使者來。對盧大驚,一拍大腿,嘆道:“紇升骨城危矣。”

於是召見使者,一問,果然是來幘溝漊請援的。對盧謂左右道:“紇升骨城,國內大城也,且有古雛加涓固在,不得不救。”於是召集眾軍士,便欲發兵救紇升骨城。

軍行一日夜,於紇升骨城外五十里處紮營,是夜,對盧出帳漫步,忽見紇升骨城方向,火光熊熊,光可照天。大驚道:“城陷矣。”

對盧本欲趁亂而抄漢軍之後,想了想,料己非漢軍之敵。還是回軍,堅守幘溝漊靜待丸都援軍吧。於是對盧便後軍作前軍,掉頭回師,打道回府。

對盧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軍行五十里而下營寨,已經進入了青州軍斥候的觀察範圍。盧植接到彙報後,對這支膽小的援軍的行為,也感覺到有點好笑。

在招來嚮導一問之後,知道是幘溝漊方面派出的援軍,心道,此城早晚必取,不如遣軍躡其後,趁其不備而攻之。

於是盧植令黃忠率其本部,行幘溝漊軍後,擇機攻打幘溝漊城。

黃忠見太史慈攻下紇升骨城,早就眼紅得很,得了將令,便率軍出發了。幘溝漊的對盧壓根就沒想到自己的行蹤已經被漢軍發現,他一路急匆匆的行軍,到了紇升骨城門口,見城陷,不敢戰而還。軍中將士怨氣很大。高句麗的軍隊並不懼怕漢人,他們和漢人打來打過,都快二百年了。他們自立國以來,和扶余人,沃沮人還有漢人,都對著幹過。雖然不止一次被漢人打趴下。但正所謂是無知者無畏,未開化的高句麗人,屢敗屢戰。這可能也和他們的民族性格有關係吧。史載他們是性兇急,喜寇掠。天性如此,那有什麼辦法。

話說對盧見軍中怨聲不斷,於是便只好加快行軍,承諾到了城中,有酒肉賞賜。聽得主將有賞賜,軍士稍安,於是一路也不多話,埋頭趕路便是。

高句麗最早就是玄菟郡內的一個部落,後來強大了才稱王建國。貴族們向來以壓迫剝削奴隸為生。而奴隸哪來,就是從扶余、沃沮等部落去搶,甚至是膽大包天去搶漢主。所以你想讓他們在自己國境內搞什麼建設,做什麼利民措施,那是想也休想。像中原政權,一般都喜歡興修水利,修路架橋。高句麗王壓根就沒想過。於是,黃忠吃大苦頭了。因為從紇升骨城到幘溝漊,只有一條路。這條路既不寬,又不好走。又被幘溝漊的援軍來回踩了兩回,滿是泥濘。然後自己行軍還要儘量小心不要搞出太大動靜,讓敵軍給發現了。

幸好幘溝漊大軍只顧前行,也沒想過要派斥候到後面看一看。從主將對盧到軍中普通士兵,腦子裡根本就沒存在漢軍會從後面跟過來的概念。

在快到幘溝漊時,黃忠下令讓三軍休息了一個時辰,然後大手一揮,道:“出擊!”聲音方落,率五百騎便衝了出去。

這時,對盧大軍方見到城門,正呼喊開城門,讓大軍排隊進城。忽聞身後一陣轟鳴,回望一望,傻眼了,只前五百騎如同一道烏雲,直撲己軍,五百騎身後,黑壓壓一片,也不知道有多少漢軍吶喊著湧了過來。

對盧沒去多想漢軍是怎麼來得這麼快的。他連聲喊道:“佈陣!迎戰!”結果大家充耳不聞,此時城門已開,前頭已經有不少人進了城,後軍也只想快一點進城,這樣就安全了。一路上行軍,高句麗軍早已疲憊不堪,只想著進城好好的泡個熱水澡,然後美美的睡上一覺。誰還願意聽對盧的。

對盧呼喝聲聲,卻沒幾個人聽他的,不由大怒,連殺數人。見仍然無法約束大軍,於是慌亂大喊道:“我是對盧,都散開,讓老子先進去!”

一部要進城,一部在轉身佈陣要迎敵,一部是對盧親信,死死跟著對盧。前一秒對盧還因為軍士不聽從他迎敵的命令而憤怒殺人,下一秒就是要讓他先逃進城。這下更加沒人聽他的了。頓時,城門口亂作一團。有軍士欲先進城而撥刃殺人。

這時,黃忠已奔至城下,見敵軍自亂,不由大喜,見城上有校尉似乎在指揮調撥,於是自背後摘下大弓,箭壺裡取出鐵箭,挽弓如滿月,“砰”的一聲響,城頭上的小校應弦而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