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再不遲疑,張繡便道:“當年關中大旱,陝縣缺糧,長安見死不救。以至我叔父遠奔荊州就糧,戰歿於南陽。此仇不報,豈為人子!吾願從叔父之議,合攻郭汜!”
段煨心中大定,心道郭阿多你這次死定了!於是擠出幾滴眼淚來,勸道:“賢侄,待你我擒了郭汜此賊,再來祭張兄英靈!”
郭汜的封地在美陽縣,出了長安數百里才能到。那裡,比長安更偏僻荒涼。現在郭汜連長安都不想去了,更不用說去封地了。天子跑了,郭汜很後悔。李傕自回池陽去了,他卻盯上了段煨的華陰。
段煨在華陰駐紮多年,把這裡經營得頗有聲色。這裡有大河,有洛水。段煨帶著士兵和百姓在此屯田,撐過了一個又一個荒年。如今郭汜便看著段煨開始眼紅了。郭汜馬賊出身,這麼多年只知掠奪破壞,卻不知道建設開發。他自己的封地被他搞得一塌糊塗。別說屯田了,他素來就是沒糧了就向朝廷要,朝廷不給他就自己去搶。關中諸軍閥基本上都是有樣學樣,你搶我,我搶你。七搶八搶,把長安弄得一片殘破如同鬼域。
郭汜看中了段煨的地盤,先是向段煨索要糧食。段煨也不是什麼好惹的,你們前番幫我殺了楊定,我也沒去幫天子打你們。現在大家扯平兩不相欠。想要糧食可以,拿錢來買或者拿馬匹絹帛來換。
郭汜這幾年來向來都只有自己搶別人的,聽了段煨的哪裡肯幹,於是便發兵來攻打段煨。二人都不是什麼良善之輩,一打起來便沒完沒了。段煨也被郭汜煩得不行,二人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再耗下去,基本上就要同歸於盡了。到時好處便全歸了在池陽看熱鬧的李傕了。正心憂之時,恰好張繡來了。真是來得及時啊。
郭汜亦探知是張繡來了。見張繡入了段煨軍營,郭汜心道不好。遂遣快騎往池陽去請援去了。這日,段煨營門大開,段煨與張繡一道率兵出來。
郭汜見了,亦引兵出營。見了張繡,正欲上前搭話,段煨卻不給他這個機會,大手一舉,便一馬當先,引騎直衝其陣。張繡之勇,涼州諸將哪個不知,要是郭汜見了張繡,如自己一般以言語動之,那這仗就沒法打了。郭汜只能死,投降或逃跑都不行。
張繡見段煨先行,亦不甘落後,遂縱馬搖槍,率眾來攻。郭汜怒極,心道張繡小兒看來你是和段煨商量好了要置我於死地了,一句話都不肯讓我說。見勢不妙,郭汜撥轉馬頭,便欲率眾歸營,閉門待援。
段煨得了張繡之勢,哪裡肯放。率了眾騎直追郭汜。此時郭汜大軍見主將不戰而逃,皆各自亡散。獨有郭汜親衛一部跟隨。段煨銜尾直追,張繡卻率大軍在逼降郭汜所部。
遙遙見得郭汜欲逃,張繡取了弓箭在手,覷準郭汜背心,便發一矢。郭汜應弦而落。段煨見郭汜中箭,大喜,趨至郭汜跟前。
郭汜臂膀中箭,斜臥於地,對段煨道:“忠明,乞活我命。”
段煨笑道:“借郭兄首級一用。”話音方落,大刀便直劈而下,郭汜頭顱在地上滾了幾滾,便被段煨提在手中,高舉示眾。
眾見郭汜死,皆伏地請降。段煨、張繡遂並郭汜軍。
池陽李傕得了郭汜援信,遂引軍來救。待至鄭縣,攔住幾個亡卒,言郭汜已死,其眾皆降。李傕長嘆一聲,道:“何至於此!”言罷,引軍復回池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