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見劉繇自信滿滿,只得同意。於是撥大船兩艘,兵士百人給劉繇。而後雙方在柴桑依依惜別。
劉磐在一旁,悶聲不語,他隨文聘兵出豫章,臨行,劉表吩咐諸事以文聘為首。是以方才不吭聲,待劉繇上船之後,才開口道:“仲業,劉繇這等人,如何能縱之?”
文聘苦笑一聲道:“劉繇、華歆、王朗等諸人,祿皆二千石,許劭亦為海內名士。吾豈能私扣之。這等人,便是到了襄陽,主公亦只能待如上賓,使其來去自由。既如此,何必強留而壞了吾等名聲?”
劉磐一想,確實如此,到了襄陽,除了對這些人客客氣氣之外,還能幹什麼?之前不是有個裴潛,對主公不滿,從襄陽跑到長沙去投奔了張羨,不也沒見主公如何嗎?
遂不再言,待到下雉,黃祖遣將來迎。及還襄陽,劉表問道:“正禮賢弟何在?”
文聘便說如此。劉表聞言,沉默良久,方道:“本欲與正禮諸君一敘久別之情,誰料他等已然北上矣。”
劉繇一路放船南下,這時候,就顯出了他深厚的人脈本事來了。他與廬江太守周瑜從父周尚是舊識,如今周尚亦在舒縣,劉繇上岸拜訪周尚,周尚留之未果後,親自送其過江。丹陽太守韓當,於牛渚口築關,見有二船旗號不明,順水而來。遂率眾攔之。周尚出來說之,道:“義公,此我家之客卿,欲南返徐州,還望義公放行。”
韓當見是周尚,於是遂許通行。船方過,劉繇出來向周尚道謝。韓當麾下小校眼尖,見了便道:“將軍,此非周家客卿,此前揚州刺史劉繇也。”
韓當大驚,道:“周尚安敢欺我,遂率船來追。”
許劭見了,跌足道:“苦也,那黑廝追來也。”
劉繇出艙一望,見韓當乘船來追,便吩咐士卒道:“船往左岸。”
船行左岸,靠近歷陽水寨,見了兵船,劉繇便高呼道:“吾乃朱君理之友也,身後有船無故追我,還請速報朱君理,為我截之!”
剛好九江太守朱治這日巡視江防,聞聲出來,見是劉繇,大笑道:“正禮兄欲何往耶!”
劉繇站在船首,道:“君理,汝亦欲阻我乎?”
朱治見劉繇船後,隱隱有船來追,頓時便心知肚明,遂笑道:“兄自過,吾為汝擔之。”
朱治,丹陽人氏,早年便隨孫堅征戰四方。劉繇在揚州時,對朱治一家老小多有照看,朱治因此承情。周尚見了,便道:“正禮兄,你我就此別過也。”於是兩人話別,周尚便上了朱治的船,與朱治一道,往迎韓當去了。
劉繇一路順風順水,過了九江,於廣陵郡江都上岸。被得了信早早於此相候的陳登一把迎住,徑往廣陵去了。
劉繇既走,韓當遂報之孫堅,說如此。孫堅聽了,愕然失笑,道:“劉繇此行,方顯其本色,無愧名士之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