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于軍中遙指趙雲謂左右道:“此將何人,未聞公孫瓚手下竟有此將。”
旁邊有人對道:“此乃常山趙雲趙子龍,武勇過人,善騎射,能用槍。以小卒隨公孫瓚,積功至騎都尉。我軍數與公孫瓚戰,趙雲亦在其中。”
袁紹心有不快,怒道:“我冀州名將,如何流落至公孫瓚軍中?野有遺賢,卻未能拾遺補缺,汝等之過也。”
左右唯唯不敢言。
公孫瓚在望樓上,也是大為驚歎:“河、北名將何其多也。先有顏良、文丑,今又有張郃。恨冀州不為我有,亦喜吾有子龍。”眾將聞之,皆沉默無言。
張郃與趙雲又斗數十合,張郃漸感氣力不支,卻仍是奮起餘勇,抖動大槍,直取趙雲,招招致命。此時,袁紹命力士鳴金收兵。張郃聽得明白,於是大槍一蕩,虛晃一招,躍出戰圈,以槍指趙雲道:“待我少歇,再來戰汝!”說完,便引軍而退,往見袁紹。
見了袁紹,袁紹道:“儁乂,我軍連勝數陣,該用驕兵之計了。是以令汝退兵。”
張郃暗道,主公你若不下令召還我,等會我就只能敗績而歸了。好懸好懸。想到方才酣戰,又是一陣手癢難耐。
趙雲戰退張郃,還歸營中,往見公孫瓚繳令。公孫瓚哈哈大笑,道:“今日子龍出戰,袁紹方知我幽州亦有名將也。”於是傳令三軍,飲酒食肉,賀今日之勝。
此令一下,三軍歡呼,因久戰不勝而喪失計程車氣,也為之大振。軍隊是個追求集體榮譽感的群體,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勝利!
又隔一日,高覽出來搦戰,此番又是趙雲與田豫迎戰。田豫私謂趙雲道:“子龍,你前日一戰,盡顯威名。今日卻須讓我,也讓北地豪傑知我田豫之名。”
趙雲爽朗大笑,道:“有何不可!”於是讓田豫前行,自己為之掠陣。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自束髮便隨公孫瓚軍,以卒伍累功至破虜校尉。有武勇,知兵事。亦善使槍。
歷史上劉備在公孫瓚處時,田豫曾跟隨過劉備,當劉備南往豫州時,田豫因家有老母而未能隨之。劉備對田豫的離開非常可惜,與他泣別時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後來的田豫,投降了曹操,為曹魏鎮守北地多年,剿匪,擊胡,威鎮幽州。
卻說田豫來戰高覽,兩人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雙方你來多往,大戰數十合不分勝負。最後,仍然是袁紹擊鼓鳴金,召還高覽。公孫瓚連勝兩陣,大悅,又下令犒賞三軍。
又過一日,趙雲與田豫仍然請戰,這下,眾將不肯了。紛紛出列請戰。武人多好爭先,又重顏面。眾將豈能讓兩個小字輩接連出彩,奪了自己榮光。哪怕是出陣戰死沙場,也不能讓主公看不起自己。
趙雲和田豫被眾將七嘴八舌的一通吵,腦袋已經懵圈了,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中郎將單經道:“主公,末將請戰,若敗,願先死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