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已經持續二十天沒有一個新的病患出現,於是劉備不再觀望,他迅速的向百姓們宣佈了廣陽抵抗瘟疫的勝利,並下達命令解除戒嚴!他知道,民眾壓抑得已久,迫切需要這麼一場勝利。
果然,訊息傳出,廣陽城一片沸騰,解除了戒嚴令的人們自發的湧現在街頭慶祝起來。在家中憋了好長一段時間了,而且還擔驚受怕的。如今壓在心頭的大石已去,自然得好好放鬆放鬆。
就在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劉備卻仍然讓人暗中注意,多加監控。而且再三強調城門處的檢查短時間內一定不能放鬆。
劉備在城樓,看著下面一群青春靚麗的少女踏歌而來,聲音婉轉如鶯啼,心想,多美好的生命啊,要是死難於瘟疫,那得多可惜。瞬間就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太有意義了。這段時間所吃的苦,太划算了。
在疫病剛出現苗頭的時候,劉備不但給親友通訊,還上報給州郡,朝廷,後來的《廣陽衛生防疫管理辦法》也是第一時間送給公孫瓚和幽州、朝廷等處。公孫瓚深信劉備,因此執行最為得力,以致涿縣也無大亂,瘟疫不能為害。幽州其他地方,雖然也有執行此法,但或多或少有些鬆懈,所以效果沒有廣陽、涿縣兩地出色,不過比起以往大疫,也要好得多了。
這場肆虐幽、並,冀、青等地的瘟疫,給國朝帶來了巨大的人員損失。然後,在朝廷拿到各地死亡人數統計數字後,大家不禁驚呆了,在無數郡縣死亡上千,甚至上萬人口的時候,廣陽、涿縣的死亡數字是如此的醒目,讓人不得不懷疑它的真實性!據劉備所報,廣陽全城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為九十六位,治癒人數四百餘位,目前隔離區中還有若干位在觀察;據公孫瓚所報,涿縣全城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為一百餘位……
再看到幽州全境死亡人數與其餘諸州相比大幅降低的數字,再聯想到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幽州刺史,都提到此次成功,皆劉備獻策之功,諸臣便不禁默然。此子品德才學都沒得說,卻也想不到竟有如此之治才。真是萬萬沒想到啊。國朝之福啊。
此時,中常侍張讓在側,獻媚道:“陛下,想不到那劉備竟然還精通醫術,可任他為太醫令,如此,陛下可高枕無憂也!”
皇帝也正在感嘆,劉備這傢伙確實是厲害,被張讓一說,腦子裡一轉,眼睛不由就亮了,變成發光大燈泡,對呀,朕怎麼沒想到?若有劉備這等高材在身邊,朕瘟疫都不用怕,還用怕其他的病?不過,劉備為太醫令後,可以讓他先替朕配幾副藥補補身子才行,最近腰痠得厲害。哈哈哈哈哈!
皇帝剛剛意,淫完,正欲開口,便見無數大臣怒視著張讓,恨不得把他給吃了。司徒陳耽怒髮衝冠,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劉玄德為國良才,豈可任以區區太醫令?且劉備根本就不通醫術,張讓居心叵測,用意不良,還請陛下明察!”
張讓立馬就跪了下來,趴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皇帝就皺眉想道,朕的伴伴為朕著想,為何你們總是不肯放過他們?便淡然道:“司徒請講,劉備如何不通醫術?”
陳耽一拱手,道:“陛下且看,劉備在廣陽所為,始終只圍繞一個防字做文章,也從未見他撰寫藥方出來治療病患,他嚴查嚴控,消除疫源,隔離病患,種種舉措,都是防治瘟疫的大好手段。但治療病人,卻是廣陽醫師所為。他從不干涉,可見劉備非為一人醫,實乃萬人醫,此乃良相之材,陛下之福啊。又豈可命為太醫令?”
皇帝又拿起劉備的奏章仔細看了看,發現果然如陳耽所說,劉備全乾些莫名其妙的事,沒開藥方沒抓藥,廣陽城的瘟疫居然就這樣被他控制住了。好吧,算了,不讓他來太醫署了,這人估計什麼是壯陽藥都不知道,若來了,朕怎麼辦?當下便道:“嗯,這事便算了罷。”
你想算了,別人可不想算。於是又有大臣出列道:“陛下,劉玄德為廣陽令,視事三年,考績每為上等,今又獻策,活人無數,立此奇功,不能不賞。不然天下惆悵,功臣失望。望陛下不吝位爵之封,如此方為厚待功臣之善舉也。”
然後一個又一個大臣站了出來,紛紛附議並發表自己的意見,話裡話外的意思,最起碼也得封劉備一個侯爵。
如何對待劉備,皇帝著實是有些頭疼,現在不止是宦官,就連他也不太願意讓劉備進京了。數次事件,足以證明劉備就是一個剌兒頭,偏生他還言之有理,想抓個話柄也沒辦法。要是再進京,只怕又要惹事生非,讓人煩惱。另外皇帝拋開個人感情,從家國天下的立場看,又偏生很欣賞劉備,學問,品德,能力皆為上上之選,稍加打磨,必為國之棟樑。要知道,在皇帝心中,將來劉備可是妥妥的太子師傅的不二人選。這個人才,是要留給他的繼承者大用的。不過,現在想這些不是還太早了麼,自己這個皇帝還沒做夠,還要好幾十年呢。若是現在就封賞太厚,按劉備這個性格能力,將來必然會再屢立殊功,豈不是要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這可不行,萬萬不行!
皇帝倒是想得長遠,可誰又知道未來呢?
皇帝開口道:“劉備雖有大功,然亦不宜重賞,他年歲尚輕,不可使其滋生驕縱之心。且以其材器,何愁封侯拜相之日?”
諸臣愕然,心下道,皇帝你身邊的那些閹人,一個個的位列侯爵,死了之後養子還可以傳國。劉備屢屢立功,你卻推三阻四,為何佞臣和功臣差別如此之大?一時之間,心中不禁湧起無限悲涼。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話無意之間傷了眾臣的心,要是他知道,必定要大聲喊冤,因為這真的是經過他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劉備才二十出頭,將來還怕他沒有封侯的機會?自己磨礪磨礪他,難道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