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後堂,盧珻正在與劉夫人說話,見夫君一臉怒色,急步而來,便連忙起身迎住,道:“夫君回來了!”
劉備見母親亦在,稍斂神色,先請了安,然後才坐了下來。盧珻不敢多問,劉夫人卻是沒這顧忌,一臉慈祥的道:“我兒為何煩惱?”
劉備強笑道:“孩兒無事,方才因政事與文若等有了些許爭執。”
劉夫人點了點頭,道:“萬事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文若、憲和等皆當世賢才,我兒與他等意見不合,卻也不該動怒才是。”
劉備此時坐了一會,怒氣已經消失大半。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無非是因為教育方面的一些爭執而已。聽了劉夫人所言,點頭答道:“母親教訓得是。”
劉夫人笑道:“我兒長大了,道理懂得比我這個婦道人家要多得多,為孃的以後啊,便只等著抱孫兒了。”說著,慢慢起身,道:“你們夫婦兩個好好說會話罷,老身便先回房了。”
盧珻與劉備欲送,劉夫人止住,在奴僕的陪伴下,回房去了。
盧珻見婆婆走了,才輕喚一聲,道:“夫君!”
劉備抬頭,見盧珻一臉憂色,心中不由一暖,牽過盧珻於自己身邊坐下,笑道:“沒事的,珻兒。”
盧珻輕嗯一聲,又道:“夫君萬事多仗文若等人之力,還望夫君勿惱他們才是。”
劉備又好氣又好笑,一把攬住盧珻盈盈一握的柳腰,道:“在娘子眼中,為夫就這麼沒度量不成?”
盧珻見大白天的夫君便動手動腳,不由臉上一紅,把臻首埋在劉備肩膀,閉上雙眸,輕輕的道:“夫君在奴心中,最最好哩,只是君臣和則青州興,奴也只擔心……”
話還沒說完,劉備炙熱的雙唇便印了上來,盧珻嬌呼一聲,便淪陷在這無邊熱情之中。
數日後,派出迎接鄭玄的太史慈遣人前來稟報,言鄭玄車駕已經到了青州城外。劉備連忙罷事,率了眾臣出城相迎。
臨菑城出城十里處,劉備見到了鄭玄,這位大宗師,精神爍爍,手拄木杖,高冠大袖,飄然而立。其身後,追隨而來的弟子無數。
劉備見了鄭玄,大喜,忙上前拜道:“老師!”
鄭玄見了劉備,也是欣喜,忙扶起劉備,道:“快快起來!”
這個時代,不但尊師,而且敬老。別看劉備貴為青州牧,就是成為皇帝了,見了老師,該行禮還是一樣得行禮。
劉備陪著鄭玄入城,一路說了些話,見鄭玄有些疲倦,便安排館舍,讓鄭玄與弟子們先歇息了。
又數日,幽州盧植,亦飄然而來。
再數日,荊州大儒宋衷復攜弟子前來……
宋衷,字仲子,南陽人,少好學,遊歷荊、豫、揚諸州,曾入太學為博士。後逢亂,隱居鄉間,授徒為樂。曾注《易經》,作《五經章句》等。亦是名揚諸地的大儒。
一時之間,青州大儒雲集,冠蓋滿城。
這些大儒們,各自學術意見不同,一到臨菑,見了面就開始唇槍舌劍,辨了起來。連劉備這個主人,都顧不上了。
不過,諸學子們卻是有福了,凡來青州有名有姓的大儒們,哪個不是學問精深,一身本事爐火純青之人。他們就算是辯論,也是字字珠璣,口吐蓮花。讓諸人聽得是如醉好痴,不願遠離。
劉備安排了十數吏員在場速記,把這幾人的辯論都記了下來。打算到時集結成冊,售賣換錢。
畢竟是青州之主,要為自家金庫多作打算,蚊子大小都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