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140427152957822的打賞,謝謝支援。
相比袁紹的羨慕嫉妒恨。劉表和劉虞聞得劉備動作,倒是不約而同的表示了歎服:“玄德真命世之才也,吾不如也。”
這兩位倒是有胸襟的,不過,佩服完之後,該幹嘛幹嘛,該收的稅賦,絕對不會少上一分。他們也是沒辦法,都是被逼的。
劉表坐擁荊州,表面上是沃野千里,人丁數百萬。可是,還有個南陽被袁術給佔了呢。荊州人口總數巔峰之時也不過七百萬不到,而南陽一郡便有二百多萬,佔了荊州三分之一的人口。這麼個好地方被人搶了,換誰都得急。而袁術呢,透過孫堅控制了豫州,又佔了南陽,此時論佔據的人口實力,他才是天下第一。袁術素來野心勃勃,自然不肯把這塊到嘴的肥肉給吐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劉表與袁術兩人往日無仇,近日無怨,卻要死磕的原因。
劉虞的幽州,更不用多說了,雖然丁口百餘萬,比起涼、並、交州要好得多。可是幽州素來苦寒,又是邊地,戰事頻繁。太平歲月,朝廷都要徵調青、冀、兗諸州賦稅去填幽州這個巨坑,更何況現在還有公孫度割據遼東。
所以想讓劉表和劉虞學習劉備,授田免賦,那是想都不用想。荊州和幽州此時根本就不具備這個條件。
曹操在東郡,得了密報,眼中精芒大盛。於書房中負手望天,良久無語。不久之後,東郡太守曹操下令,郡中無主荒田將收歸官府所有,並勒令侵吞官田者,限時交付佔據的官田。然後在郡中施行授田令。
此令一出,東郡十五城為之沸騰。百姓歡呼雀躍。當然,也有反對者。不過,東郡是曹操的發家所在,昔年曾為頓丘令,在頓丘待了好幾年。昔年的“赫赫兇威”世家大族們仍然記憶猶新。於是在曹操送了幾個人去了該去的地方後,東郡頓時風平浪靜。
當然,曹操沒有劉備好運,能盜挖得十常侍與先帝所藏寶庫,沒那麼雄厚的財力支撐。於是,又在東郡施行軍屯,以減輕財政壓力。
也有不怕死的,告不了御狀,便把曹操告到了兗州牧劉岱的案前。劉岱此時正調兵遣將,為了剿滅境內的黃巾盜匪,忙得眉毛鬍子一把抓,哪有閒心來管這等破事。再者,曹操所作所為,無論是從官員的角度,還是從士大夫的角度,壓根就挑不出一點錯處。劉岱又不傻,曹操分了田地,流民就會歸附,不會去從賊,大家安安心心種田,第二年的產出就可以收租,府庫也會豐滿……這等好事,難道還要聽那告惡狀的去破壞麼?
於是劉岱發了一通脾氣,把告狀的一頓棍棒打了出去,還不罷休,又另遣了軍士押送至曹操處。讓他好好查查,是哪個混帳家族乾的這種好事?
不出袁紹所料,韓馥根本就沒想到麴義會起兵反抗,他所料想中的麴義束手就擒根本就沒有出現。當劇本偏離了自己所想,韓馥就慌了,被麴義三下五除二,打得大敗而歸。要不是麴義為了給這冀州之主留點情面,搞不得韓馥都回不去了。
袁紹聞訊大喜,又召群臣密議。此時眾人達成一致意見,再遣使去說韓馥,讓他獻冀州。只希望韓馥能夠識趣,乖乖的把冀州給讓出來。
一切議定後,袁紹也在患得患失:“諸君,若文節執意不肯相讓,為之奈何?”
許攸便道:“主公,若文節不念舊情,主公便也沒什麼好說的,盡起洛陽甲兵,率軍東向。韓文節還敢以兵相拒主公不成?”
許攸話音方落,逢紀與荀諶便同時道:“不可!”
許攸見自己的意見被兩人同時反對,面上便有點掛不住,道:“友若、元圖,爾等還有何高見?”
逢紀搖頭道:“主公,子遠。若韓文節相讓便罷。若是不讓,我等也不該起兵相迫。主公貴為三公,執掌朝政,袁氏又曾是韓文節故主。如此,主公豈能以大欺小,背上不仁不義之名?還請主公三思!”
此話卻正說中袁紹心思。他為何患得患失,不是怕韓馥不答應,而是怕韓馥不答應之後,自己若是起兵,恐為天下人恥笑。
袁紹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道:“元圖所言甚是。人言可畏,我等不可輕動。”
眾人便又開動腦筋想對策,要如何能夠名正言順的得到冀州,不為天下人所指責。許攸一肚子陰謀詭計,腦瓜子一轉,便又是一策。便見許攸從容的笑道:“主公,某有一策,可得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