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正色道:“公祐,我初來青州,欲在青州一展抱負,使青州百姓不再受戰亂、饑荒之苦。然則青州百廢待興,我幕府各職使無人可用。實不相瞞,我此番來北海,便是向老師求助,老師向我舉薦你。道你大才可用。今番一見,果然如此。公祐,可願入我幕府,助我治理青州,一展平生所學乎?”
學而優則仕,這是士子們千百年來通行的準則。更何況在這昏暗的亂世。學得一身本事,投靠一位明主,實施心中抱負,保全家眷親族。這就是孫乾所追求嚮往的。如今機會來臨,豈肯推之於門外?
於是孫乾起身,長揖到地,道:“固所願也,北海孫公祐,拜見主公!”
劉備哈哈大笑,扶起孫乾,道:“我得公祐,如魚得水也。”
雖然知道劉備有所誇大,但劉備的心意,卻也頗讓孫乾感動。
兩人又坐著相談了一會。劉備便問道:“公祐,老師還向我舉薦崔季珪、國子尼,此二人你可相熟?”
孫乾莞爾,道:“主公,此二人,乃我往來之良友也。不勞主公前去,我自相請二人來見主公。”
劉備乃止,道:“我安坐於此,豈是求賢之道。同去,同去,公祐於前帶路,引我去拜訪兩位賢人。”
孫乾笑著起身,心道,嗯,主公果然是個愛才的。
劉備不知方才是孫乾有意試探,跟在孫乾身後,一路往崔琰居所去了。
崔琰字季珪,清河人,清河崔氏,在這個時代便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家族了。當然,還遠遠不是幾百年後的五姓七大門閥而已。
待見了崔琰,劉備這才知道,為什麼史上的曹操在匈奴使者來拜見時,讓崔琰冒充自己了。果然是聲姿高暢,眉目疏朗的一代帥哥。據劉備目測,崔琰身高已過一米八,長得高大,又容貌如玉,丰采高雅。這顏值,按後世的標準來說,也簡直是要爆表了。於是劉備就暗暗腹誹道:史上老曹賜死崔琰,是不是因為這傢伙太帥了,又在曹操跟前天天晃,讓老曹不爽了?
和崔琰相談的過程,無疑是非常舒心,非常成功的。崔琰不似孫乾,崔家乃是大家族,歷來出仕者絡繹不絕。不過如今天下大亂,天子都出現了兩位。崔家自然不會再********往朝廷中央擠了。於是崔家子弟,目光便看向了天下諸侯。袁紹、劉備、袁術、劉表等人,都是他們的目標。
既然劉備來了北海,又親自來拜訪自己,姿態誠意十足。自己又為何要拒絕呢?崔琰對劉備早有耳聞,兩人有同門淵源,更兼劉備名聲又好,於是面對劉備伸過來的橄欖枝,崔琰欣然從命。
國淵國子尼,樂安郡人。與管寧、邴原相熟。劉備來見,還沒說幾句,剛透露了不日管寧、邴原將從幽州返還青州的訊息。國淵便嚷嚷著要去青州了。倒讓劉備一肚子的話憋著沒說出來,好生鬱悶。
又待了數日,臨別時,劉備尤不甘心,於是靈機一動,眼珠子一轉,對鄭玄道:“老師,我意欲在青州重設學宮,邀天下大儒前來講道。老師可有意乎?”
鄭玄本以為劉備又欲邀自己出山,打算再度婉拒,想不到劉備竟然丟擲這樣一個訊息來。於是鄭玄身軀一震,眼中精芒閃動,望向劉備,道:“重設學宮?”
鄭玄的反應,劉備都看在眼裡,暗笑道:“對啊,臨菑稷門曾有稷下學宮,其時諸子爭鳴,百花齊放。各派思想於此匯聚交流,為一時之盛,名播天下。弟子執掌青州,亦有意重現當時盛況。邀請大賢通儒,講學於此。興我青州學術、教化一方……”
劉備還沒說完,鄭玄便激動的道:“此乃大功德也,玄德若果真行此事,老夫願助一臂之力。”
劉備聞言,暗中一笑,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