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夫人不得已停了下來,仍有些意猶未盡,看著自家兒子,慈祥的笑道:“好,好,好,知道自己錯了就好。行,為孃的待會去幫你收拾收拾行囊。”
太史慈聞言,連忙拜別母親,然後兔子似的一竄就跑了。
第二日臨別時,太史夫人又險些哭成了淚人。太史慈拿自己這個守寡多年的孃親沒法子,只好哄道:“娘,要不我不走了?”
便見哀哀切切的太史夫人收住淚水把臉一板,柳眉一豎,斥道:“爾敢!”瞬間從柔弱的婦人化身成犀利大媽。
太史慈不敢再多說一句,只是暗地腹誹,在家便要趕我走,真走你又要哭哭啼啼,唉……
太史慈的小夥伴們,有些願意從軍去博個功名,有些卻是散漫慣了,不願意在軍中受那軍法束縛,於是那些不願從軍的,出了黃縣之後,便與太史慈灑淚而別,各奔東西。
太史慈一路尋到劉恪軍中,劉恪聞訊大喜,親自出營相迎至軍中。太史慈把投軍之意一說,劉恪便朗笑道:“子義一身功夫,勇武過人,若不從軍,實在可惜。子義來我處,我心喜不自勝。本欲以指揮使之職相讓,然則我青州軍軍法嚴苛,職銜不好私相授予,便請子義暫居我副,助我掃平東萊如何?以子義之才具,待得返回臨菑之時,主公到時必有重用!”
哪個有本事的人不愛聽好話,尤其是與自己本事不相上下的人說的。劉恪又說得誠懇極了。太史慈聽了,心中舒服極了。不由笑道:“初入軍中,寸功未立,豈敢妄窺高位,守慎不必客氣,某願從小卒做起。”
開什麼玩笑,真讓你從小卒幹起,只怕你立馬就要翻臉跑路。於是劉恪笑而不答,只是把青州軍中軍職、軍階與太史慈一一細說,免得他入了青州軍,卻兩眼摸黑。太史慈聽得滋滋有味,他也是讀過書,出仕過郡縣的。自然知道他那個未見面的主公劉備所施行的,並不是如今天下通行的那一套。暗暗感嘆青州軍福利的同時,也在為劉備的舉措吃驚。如此行事,就算不怕朝廷怪罪,青州財政支撐得住麼?不過,從青州軍體系便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不走尋常路、一心求變革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有著大魄力、大恆心。也罷,便先去臨菑看看,劉備是否值得跟隨好了。太史慈如此想道。
劉恪帶著太史慈,以範明這個地頭蛇為嚮導,發兵掃蕩東萊群宵的時候,臨菑城中,無數百姓,包抱販夫走卒都在奔走相告,向大家傳遞著一個訊息:青州牧劉君侯要閱兵了!其實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勞什子閱兵是個啥意思。但讓他們興奮的是,屆時城外大校場會向百姓開放,閱兵式將在城外大校場舉行。光這一條訊息,便足以讓他們做為談資,眉飛色舞的談論許久了。
這日清晨,劉備老早便從溫柔鄉里爬了起來。盧珻在錦被中,探出絕美的小臉,滿頭青絲如瀑,雙眼迷離的看著劉備自己穿衣繫帶。待外袍穿好,劉備回到榻前,道:“夫人起來替我梳髮可好?”
衣可以自己穿,頭髮自己真的打理不來。盧珻一臉睏意,嬌媚的白了劉備一眼,羞聲道:“都是你,害我現在全身酥軟起不來,還不快扶我一把。”
劉備啞然失笑,看著嬌妻,只得上前掀開錦被,扶起盧珻。
片刻後,頂盔貫甲,腰佩寶劍,繫著西錦披風的劉備,在親衛的擁簇下,大步走了出去。府外,劉備頓了頓,看著東方隱隱的光亮,心道,從今天開始,便是青州各路勢力見識到我的力量的時候了。而後,劉備翻身上馬,輕喝聲中,一行疾往城外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