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等在酸棗誓師時,袁術也著令孫堅開始進軍了。對於“老朋友”孫堅,董卓很是看重,著大將胡軫引步騎數萬,兵出梁縣而擊魯陽。
其先鋒至魯陽城時,孫堅正在城外擺宴與糧草官餞行。遙遙望見兵至,孫堅心就涼了,完了,都在城外,要被一鍋端了。見麾下將校一個個面如土色,便想道,此時可不能慌,否則立即炸營。
冷兵器時代,沒有後世嚴格的軍紀律令,軍隊的戰鬥力很大部分維繫在將領的身上。正所謂兵為將膽,將乃軍魂。大軍壓境,主帥不亂,軍心便安。主帥若浴血奮戰,全軍則皆可效死。於是孫權強抑心神,故作鎮定,把酒持觴,來勸席上眾將。
眾將校見主帥臨危不亂,一顆心便寧靜了下來,想道,將軍在此,我等怕個球。孫堅麾下士卒看見煙塵滾滾,本來心裡怕得要死,可一看見帥旗仍在,主帥與將校們談笑風聲,心中便莫名一鬆。軍隊是個團體,氛圍最重要。主帥不怕死,部下自然也就膽壯。於是孫堅所部一個個的把胸脯挺得老高。雄糾糾氣昂昂的模樣,彷彿孫堅一下令,便可直衝敵陣。
不多時,胡軫到了魯陽,一看,鼻子都氣歪了,喚來先鋒將就是一馬鞭,罵道:“為何不立即攻城?”
先鋒委屈得很,道:“將軍,孫堅在城外,安然自若,飲酒作樂,小將唯恐有詐,是以罷兵待將軍前來定奪。”
胡軫久歷軍陣,又在涼州與孫堅打過多次交道,一看就知道孫堅玩得什麼鬼把戲,明明是被自己突襲弄了個措手不及,怕三軍崩潰才強作鎮定,而自己手下那個夯貨卻坐失良機。胡軫正欲破口大罵,眼光一閃,卻見孫堅那邊已經有了動靜,於是連忙怒瞪了先鋒將一眼,下令道:“出擊!”
孫堅在胡軫兵臨城下時,便已暗著心腹引兵緩緩列陣入城,待胡軫下令時,魯陽城門已經砰的一聲關上了。孫堅登上城頭,望著城下的胡軫,大笑道:“胡將軍,久違了!”
胡軫深知孫堅手段,既然入了城,這塊骨頭就難啃了。不過,這又如何。魯陽城小,孫堅兵寡,他就不信,用人命填還拿不下一個魯陽城。
胡軫正欲下令三軍準備器械,攻打魯陽時,左右副將卻勸道:“將軍,我等自洛陽急行至此,將士勞累,不如先歇一歇可好。”
胡軫眉頭一皺,大軍攻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初自己與主公率領涼州鐵騎千里奔襲的時候何曾叫過苦累,從洛陽到魯陽又有多遠,沿途又不是沒有歇息。正欲叱罵時,卻見副將臉上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又見三軍隱隱咒罵聲不斷。
胡軫便開始猶豫了。他知道,涼州兵自從進了洛陽,便變得不一樣了。當年縱橫並、涼,所向無敵的涼州鐵騎,自從進了洛陽這個花花世界,開始淪落了。這次自己率眾出征,竟然有無數將校士卒怨天尤人,不願意出兵洛陽。而一路上叫苦叫累不斷,多次出現小狀況,若不是憑著自己多年的威望,只怕還彈壓不下來。
胡軫見軍無戰心,知道強行進攻也是一場空。只是待大軍休息夠了,再攻魯陽,怕是更加艱難。給了孫堅喘息時間,讓他加固城防,申請援兵,自己在魯陽又如何能有作為。罷罷罷,不如明言主公,退守梁縣,待其來攻。到時攻守之勢轉換。以逸待勞,以守待攻,就不信孫堅能在自己手上討了好去。
胡軫堅毅之人,其意已決,便不再多言,只下令三軍紮營,準備埋鍋造飯。
孫堅在城頭見胡軫營中一陣歡呼,想了想,笑道:“魯陽無憂矣,我料胡軫必退兵。”
其時孫堅麾下四將,程普、韓當、祖茂、黃蓋,前三人皆追隨孫堅多年。只有黃蓋新附。是以面露遲疑。
黃蓋字公覆,零陵人士,初為郡吏,後舉孝廉,孫堅為長沙太守,舉兵討卓,乃闢黃蓋而用之。黃蓋姿貌嚴毅,善於養眾,頗有謀略。故孫堅甚為看重,見黃蓋臉露不信,便笑道:“胡軫與我曾同在涼州,其治軍極嚴,若是以往,我方入城,他必舉大兵來攻我,使我不得有準備時間。如今胡軫休兵而三軍歡呼,證明其軍已無戰心。胡軫熟知軍事,軍無戰心,待在城外已然無益,徒耗軍糧。是以數日之內,其軍必退。”
數日後,其軍果退。黃蓋深為信服。自此跟隨孫堅左右周旋,為孫氏奉獻一生光與熱。
董卓大軍齊出的同時,朝中也著手準備遷都了。太尉黃琬和司徒楊彪既免,董卓便以光祿勳趙謙為太尉,王允為司徒。而後著諸公議遷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