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彪軍來,所有人心中都在唸道,董卓來了。
不錯,來得正是董卓。袁紹私召董卓,董卓也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兩人一拍即合,董卓便領軍自上林苑向洛陽而來。當然,臨行的時候,董卓還沒忘了給朝廷上一份奏表:“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潰癰雖痛,勝於內食,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人。今臣輒鳴鐘鼓如洛陽,請收讓等,以清奸穢。”話說得很漂亮,表面功夫也做得很好。反正洛陽我是來定了。來清君側了。
董卓趕時間,長途遠奔,所部乃精騎三千,一路飛馳,快到洛陽的時候。張讓等把大將軍何進給殺了,袁術等人發兵攻打皇城,火燒南宮。大火沖天而起,董卓遙見,知道洛陽出事了。於是一刻也不停留,引兵急進。
到了城西,逮住人一問,知道天子在北芒,因此引兵來奉迎。
董卓一到,拿眼一掃,哎喲,劉備怎麼也在。似董卓這類人,雖然骨子裡殘暴兇戾,又好記仇,但天性佩服本事強的人。劉備的本事怎樣,在涼州一起打過仗的他,那是心知肚明。見劉備也在,忙打招呼:“玄德即在,陛下定然無憂,某來晚矣!”
劉備在馬上一禮,道:“劉備見過董使君。”這傢伙在先帝病重的時候,受了幷州牧,卻又不就職。依然帶了兵屯在河東,無法無天。
董卓一揮手,豪爽的笑道:“你我軍中袍澤,無須多禮。”
說完之後,這才看向袁紹、袁術和盧植,與眾人見了禮之後,再又在眾人的陪同之下,拜見天子。
天子見了董卓,怕了。畢竟還是個孩子,勞累數天擔驚受怕,心神俱疲。更重要的是,他從小生活富足,無憂無慮。見的人也少。所來往認識的公卿,一個個都儀表不凡。哪裡見過如董卓一般粗豪的邊將。且他自幼習道,雖然是個半調子,但打小親近自然,對氣息十分敏感。董卓一身殺氣,血腥味重得很,他一走近,天子便發自內心的厭惡害怕……
憑良心論,以劉備的眼光來看,董卓長得不醜,雖然一臉兇相,但好歹還五官端正。但董卓與其他大漢官員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面板不好,粗糙得很,還很黑。這樣看上去,給人感覺就不好了。要說是邊地風沙的問題,劉備也就要奇怪了,不止董卓一人為邊將,皇甫嵩,公孫瓚,哪怕是傅南容,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邊將,但他們都是美男子,大帥哥。更不用說後來與董卓同起涼州的錦馬超了。董卓也是特例了。
董卓一下拜,全身甲片便嘩啦啦的響,天子見這麼一個兇惡大漢拜在自己車前,不由驚弓之鳥似的往後一縮,話都說不出來了。
盧植與劉備見了,心中暗歎經此變故,大漢威儀喪盡。倒是天子身後的皇弟陳留王劉協,一板一眼的與董卓說話,諸如董將軍辛苦啊之類的。
董卓便問洛陽之事,陳留王也言語清楚,條理分明。董卓心中就想,這什麼破天子,還不如陳留王,聽說先帝就有意屬陳留王,只可惜奈何皇后與大將軍何進作梗。董卓又看了看陳留王,越看越喜歡。思道,陳留王為孝仁太后所養,某與孝仁太后同族,若是陳留王作了天子,咱老董是不是也可以威風八面了?
這念頭一起便一發不可收拾。
眾人一路閒話,護送天子與陳留王返回北宮。此時南宮火災雖然被吳匡與後來趕來的百官士卒指揮撲滅,可是宮殿也被燒了個七七八八,就是沒燒燬的,也被煙熏火燎得面目全非,卻非殿,千秋萬歲殿都被燒壞。這要修復,又是一個大工程。
天子與百官只得在北宮崇德殿議政。崇德殿靠近永樂宮太后居住,也好。相互有個照應。
天子與陳留王俱返,何太后喜極而泣,不顧太后之尊,一把摟住天子,就哭了出來。她這幾日擔驚受怕,實在是夠了。甚至想過,若是天子沒了,百官議立外蕃,她這個太后,豈不是又要受人欺壓……如今天子回來,她逐漸冰冷的心,才迅速回暖。
天子見孃親真情流露,也不禁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百官面面相覷,對這太后和天子殿前失態頗為無奈。
還好何太后還算成熟,哭了會,收斂儀容,回後殿更衣後,出來與諸大臣議事,先是大赦天下,又改元光熹為昭寧。
再是察看損失,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