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 (2 / 2)

走一步看一步好了。起兵的時機也很重要,等董卓開始亂來的時候,自己做為大漢宗親,去保扶天子,誰也說不出什麼錯來吧?

卻說天子在宮中,自知時日無多。人之將死,自然免了不回顧自己一生。天子發現自己這一輩子除了吃喝玩樂,似乎也沒幹什麼好事,唯一能得天下臣民稱讚的,或許便是熹平石經了。這個時候,天子把天下局勢在腦子裡過了一遍,便開始擔憂他的帝國起來了。

幽州、益州、荊州等地,各有重臣能吏鎮守,他不太擔憂。他就擔憂兩件事,在外擔心他死之後董卓之流無人能制;在內擔憂他死之後,繼承人的問題。

董卓久在涼州,在羌胡中素有威望,麾下又兵強馬壯,上回試探,徵拜董卓為少府,董卓怎麼說的?他說:“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廩賜斷絕,妻子飢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覆上。”大意是自己想來京師當官,羌胡不讓,說還欠他們軍費呢,自己沒辦法,來不了。

言語間,桀驁語氣顯露無疑,似乎對朝廷說,我帶的兵,只有我能搞得定,要強行調我走,出了亂子不要怪我。

朝廷也知道,真要強徵董卓,董卓部下必然會出亂子。誰讓亂的,大家心裡都有數,心照不宣而已。

從那個時候起,皇帝心中就有著一根刺。涼州亂了那麼多年,他不想自己的孩子上任,也為這個問題而頭疼。於是又下詔,這回是給董卓升官,拜他為幷州牧,然後著他之部隊歸屬皇甫嵩。

董卓雖然沒讀多少書,不過一看就明白了,這是要奪自己的兵權呢。從小就生活在混亂之地的董卓知道,沒了兵權,沒了部隊,朝廷想怎麼拿捏自己還不得就怎麼拿捏自己啊。這明升暗降呢,這個當,自己可不能上。

於是董卓又上書道:“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官職受了,卻還是不肯交出部隊。反而駐兵河東,以觀望時變。

皇帝此時病重,他要交待的身後事還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繼承人的問題,一時半會也騰不出精力來收拾董卓。否則,若依他身體好時的性子,十個董卓也沒了。

攘外必先安內。還是先搞定皇位繼承人吧。

皇帝做了幾十年,卻只有兩位皇子,一位帝女。不是他能力不強,而是這個時候的嬰兒成活率,哪怕他貴為天子,也是無法。他子女無數,但成活到現在的,便只有這幾根獨苗苗了。

皇長子劉辨,何皇后所出。照理來說,何皇后十數年寵愛不減,劉辨應該早早便為皇太子才是。可是皇帝便偏偏不喜歡劉辨,覺得他太輕佻,無人主相。

這也怪不得劉辨,皇帝當時數喪皇子,好不容易又得了個皇子,自然是喜不自勝,卻又怕自己養不活,便把劉辨寄養在史道人家中。一養就是好多年。人稱史侯。

劉辨養在民間,倒是身體健康,無病無災,活蹦亂跳的,可是誰家不好養,卻偏偏養在一個愛好煉丹畫符的道士家。十幾年耳濡目染,劉辨對畫符煉丹,捉鬼降妖等神仙手段熱切得很。可以說是頗得史道人真傳。史道人也沒法,皇子喜歡這個,難道自己可以不教?

本來無礙,反正皇帝自己也喜歡玩這個。但偏偏好死不死,張角搞了個黃巾大起義,弄得天下到如今還不得安寧。這下,皇帝從愛好道教,瞬間粉轉黑,把道士、道教恨得入骨。而大兒子劉辨卻偏偏愛好這個,興趣不減,於是在皇帝眼中,便成了負面印象了。

他總覺得,要是長子劉辨當了皇帝,只怕比自己還要亂來。一想到劉辨為天子,宮中蓄養一班捉鬼畫符的道人,皇帝就覺得受不了。

再看皇次子劉協。劉協生下來,母親王美人就被何皇后給弄死了。劉協繼承了母親的基因,長得粉雕玉琢不說,打小還被自己的母親董太后撫養,學習了一肚子的詩書不說,還乖巧懂禮。而王美人,又是皇帝一直念念不忘的。或許是失去了的,才是最好的吧。皇帝無疑把對王美人的愛和思念,全部轉移到了劉協身上。

於是在劉辨劉協之間,天平自然就不由自主的傾斜了。

只是在自己要做決定的時候,群臣反對不說。更多的是要考慮皇后和大舅哥的態度。何進為大將軍多年,地位穩固,士卒多得其恩。若是不立劉辨,只怕自己死後,便會立馬發生流血事件。

雖然自己去年設立了西園兵,又把自己表兄董重提拔為驃騎將軍,坐到了軍中老二的位置。可是何家兄弟一為大將軍、一為車騎將軍,董重勢單力孤,只怕是鬥不過。如何是好?

皇帝也是個普通人,他也在權衡利弊。他也在謀劃佈局。只可惜,時間太過緊迫,而他為了天下安危,又把宗室重臣全部外放鎮守地方。不然,有一二位宗室重臣在此,他便可以安心立遺詔了。何至於強忍著一口氣,思來想去,難下決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