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 (1 / 2)

周慎退回來沒多久,董卓也狼狽回來了。原來他帶了三萬人馬跑去攻打先零羌,到了地方打了幾仗贏了。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卻發現,越打叛軍人越多。等自己回過神來,一看,董卓傻眼了,自己居然被羌人給包圍了。

原來羌人都是呼朋喚友,成群結隊的。吃了虧,又有共同的敵人,於是一個個羌人部落洶湧而來。密密麻麻的大軍把董卓給反包圍了。

董卓沒法。邊走邊戰,退到一條河邊的小村寨據守。如此相持了一段時間,差不多糧盡了。董卓連續買了數批信使前去求援,卻一去無回,董卓就知道,只怕是折在叛軍手中了。

沒辦法了,於是董卓思來想去,把主意打到了那條小河身上。率了眾士卒冬天裡修堰蓄水,然後在堰下捕魚。

羌人也不來攻打,每日裡只是遠遠跟著看戲。大概是覺得等漢人餓得差不多了,再一擁而上吧。

結果董卓白天二千人去捕魚,傍晚回來就只有一千五百人了。羌人也竟然沒有發覺。如此數次之後。河對岸有了數千人接應。於是董卓也不怕了。率了餘部,盡棄輜重,大搖大擺的直接過了河。

等羌人發覺再來追時,董卓後軍就把堰給挖了。羌人措手不及,被河水沖走數百人馬。於是竟不敢來追。

董卓全軍從容而退,人馬倒是未折扣半個,只是餓得厲害。進了大營,乾糧就著熱騰騰的羊肉湯,呼嚕嚕的就開吃了。

張溫一見,行,今年是沒指望了。因涼州糧草運轉艱難,於是率大軍退回長安,上表朝廷,說自己帶領大軍把涼州賊趕回涼州了。到了金城郡,大戰一場,因為有諸路羌人來援,恐不能敵,於是暫且休兵,待來日再戰。

天子聞報三輔已無敵蹤,祖先陵寢無憂。不禁長出一口氣。他縱然是不懼千夫所指,但卻不敢讓祖宗不得安寧。

既然戰事告一段落,那麼長安也沒必要養那麼多兵了。於是論功行賞,封董卓為斄鄉侯;周慎為都鄉侯;陶謙徵拜為尚書;孫堅徵拜為議郎;鮑鴻遷為軍中校尉。劉備也升了一級,從都亭侯進封都鄉侯,食邑一千戶。

其餘眾人麾下將校,各有封賞賜下。

張溫的封賞被諸臣給攔了下來,張溫哪裡都好,就是有一個汙點。入臺閣為司空時,向皇帝交了份子錢。其實這真不能怪他,皇帝死活要收錢。然後三公又基本上是漢朝官員所追求的職務巔峰,你說到這時候了,交不交?於是張溫忍痛交錢,然後得以升任司空。

就是這麼一件事,落在講氣節講廉潔的滿朝士大夫眼中,這就成了張溫的汙點。張溫以不正常的手段位列三公,如今又立了功,還想升遷受賞,那就等著吧。於是一些眼紅嫉妒的,和一些確實是不齒張溫行事的,紛紛出言反對。

天子雖然不想怠慢有功之臣,可群情鼎沸,他也不好強行下詔,雖然他經常這樣幹。但似乎為了一個張溫還不值得。於是便順水推舟了。

劉備不知道明年,是否還要在涼州打轉。打仗其實真的很累人。他麾下近二萬部曲,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著七情六慾。不是冷冰冰的機械。所以如何安撫他們的情緒,調動他們計程車氣,這真的是一個技術活。

還要加強體能訓練,培養他們的紀律,培養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學會團隊合作……別人的軍隊劉備不管,但他的軍隊,他一定要堅持這些。不為別的,就為他也在軍中。或許一個極偶然的事件,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營嘯,引起軍卒的崩潰。所以為了小命,劉備制定了許多條例,比如不得欠餉,軍官不得無故毆打士兵等等。

這一系列的動作,固然強化了他的部隊的戰鬥力,卻也讓他營中事務顯得特別多。特別忙碌。

劉備做二千石的高官也有好幾年了。要是太平歲月,說不定一路下去,三公之位指日可待。死後搞不好還能陪葬帝陵。現在亂世初起,劉備卻非常苦惱。

他有名望,有軍隊。但卻偏偏沒地盤。天子還沒駕崩,朝廷還未喪失它的威嚴。各地州郡雖然叛亂不休,但也運轉良好。日後割據一方稱雄的諸侯們,還都老老實實的在全國各地為官呢。

所以劉備別說想要一塊地盤來割據了,就是能不能一直保有手中這支軍隊,也是個難題。要是皇帝一時心血來潮,調劉備另任他職。他麾下所部,要麼解散,要麼就只能交給其他人來指揮了。

就像皇甫嵩回京,他的軍隊歸張溫指揮。後來朝廷徵調董卓入京,讓董卓把軍隊交給皇甫嵩一樣。當時的董卓,已經有了底氣和皇帝說不,可是現在,數遍天下,誰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