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三月,邊章、韓遂等打著除宦官、清君側的旗號自涼州入寇三輔。西漢帝陵受侵。皇帝大驚,於是詔命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董卓等領兵進討。自三月至七月,期間大小數十戰,各有勝負。然涼州兵精卒勁,皇甫嵩等竟不能克,只與叛軍相持不下。
劉備領了軍,自南陽入京兆府。一路前行至藍田。正欲下令三軍紮營安歇,卻遙見滻水之側烽煙四起,隱隱有喊殺聲傳來。劉備駐馬遙觀,謂左右道:“誰與我探之?”
旁邊閃出一將,道:“主公,末將願往。”
劉備一看,卻是昔日黃巾降將黃廣,黃廣自歸順自己以來,一直在打醬油。劉備見他眼中殷切,沉吟一會,便道:“汝自去,若有不對,便速速退回。”
對黃廣的能力,劉備觀察了許久時間還是很清楚的,中規中矩之將,守營尚可,陷陣不行。方才本不欲使其出去,卻又恐打擊他的積極性。只好允了。
黃廣自引一部,過河北岸,徑往烽煙而去。
行不多時,便見無數人馬,身著灰色袍甲,正往來村寨塢堡之間,縱火燒屋,砍殺百姓,而屋子中時有女子哀哀求饒,男子淫笑之聲。馬蹄踐踏聲,百姓哭喊聲,士兵暢快大笑聲,與焦黑的院牆,熊熊火光中的房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間地獄。
黃廣目睹這一切,不由勾起自己曾經的經歷,悲從中來,嘆道:“人生在世緣何如此之艱難?”
於是引兵直進,此時敵將見有馬蹄陣陣,抬眼看去,卻見一枝漢軍,打有劉、黃之旗號,直奔而來,人雖少,卻佇列整齊。於是呼喝部曲,退至一處高地,而後大呼道:“來者何人?”
黃廣心道,這十有八九便是涼州叛賊了,便高呼道:“某乃東中郎將劉將軍麾下將領,我家將軍受命前來征討涼州叛賊,王師已至,爾等何不速降,等候發落,否則大軍一至,併成齏粉!”
那為首之人,正是李文侯,此人少有武勇,卻生性殘暴。兵至三輔,因被皇甫嵩等大軍相拒,不得入司隸,於是每日無所事事,便引兵四處劫掠,以車載財貨女子歸軍中享受。所過之地,積屍無數,俱成焦土。
李文侯聽了黃廣的話,不由在馬背上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前俯後仰,眼淚都快出來了,才道:“什麼鳥東中郎將劉將軍,老子沒聽說過,皇甫義真與董仲穎都拿老子無可奈何,你等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鳥官軍便想讓老子投降?做夢吧你?”
涼州歷年戰亂,文風不振,是以前刺史宋梟才有讓州人家家戶戶抄《孝經》以明義的言論。涼州人只服武力和拳頭,誰的軍隊厲害,誰的拳頭厲害,他們就聽誰的。皇甫嵩和董卓都是涼州人。李文侯素聞他二人威名,但這次竟然皇甫嵩和董卓兩人聯手,也沒把他們打退,自然是得意洋洋,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至於劉備,他之前雖然聲名遠播,但畢竟多在士大夫之間流傳,且時日又短,涼州州郡長吏知道,像李文侯這種純粹武夫,歸附義從,又哪裡得知呢?
所以陡然聽到一個自己素未有聞的將領命令自己棄械投降,他便像聽到一個最好笑的笑話,不禁大笑起來。
黃廣受劉備之恩,素服劉備信義,見此賊辱及自家將軍,不由大怒,大罵道:“死叛賊,與我納命來!”
於是飛馬直取李文侯。
李文侯正在傻樂,見漢將突然發作,不由嚇了一跳,心道,怎麼喊打就打了?於是鼓足精神,提刀來戰。
你一槍我一刀,你來我往數十合後,黃廣力氣不支,心道,素聞涼州人天生力大,此言誠不其我也。又抵擋了數招,黃廣見勢不妙,便撥馬就逃。李文侯哈哈大笑,道:“老子以為還有多了不起呢,原來也是一群慫貨!”
便引兵來追,卻見黃廣雖然敗逃,然軍隊陣勢不亂,恐難有什麼戰果,於是乃止。耀武揚威而去。
黃廣引了敗軍來見劉備,滿面羞慚,拜道:“主公,末將無能,未能勝過敵軍,還請主公治罪。”
劉備見狀,扶起黃廣,好言相勸,道:“長豐(黃廣之字),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世間,誰又能是常勝將軍?且卿之長處,非在陷陣。此番雖未勝,卻也未折一人,足見長豐之老成也。”
又轉頭謂眾將道:“兩軍對壘,非勝即敗。再正常不過。然則若不能勝時,我等該當如何?我以為,不能勝時,最重要者,便是儲存自己的實力。不要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知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懂得這個道理,然後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則可為王者之師矣。”
眾將皆拜服。荀彧在側,聽了不由眼光一亮。道:“主公真乃智者,人地之論,數言道出兵家之精髓,吾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