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黃巾覆滅後,全國各地,此起彼伏的小規模****就沒停止過。史載有數十支部隊,並起山谷間,禍害郡縣,旗號也亂七八糟,聲音大的就自稱雷公,騎白馬的就叫張白騎,眼睛大的就叫做大目……這些人多的二三萬,少的六七千,搶了一個地方便迅速換一個地方,深得游擊戰之精髓,地方官拿這些傢伙們都沒有辦法,只能乾瞪眼。
卻說黑山賊張牛角,率部在山谷間潛伏了一段時日,見風聲漸消,便靜極思動,帶了大票人馬出來打劫,褚燕亦在軍中,苦勸不住。只好率部相隨。
張牛角為人仗義,頗有豪俠之風,卻有點兒志大才疏。出來之後,搶了幾處地方,見打劫這麼容易,喜不自勝,便還要繼續。褚燕勸道:“將軍,此番所獲頗多,不若見好就收?”
張牛角笑道:“哎,兄弟,怎麼好見好就收?咱家大業大的,不多搶點糧草,萬一斷糧了,怎麼行?再說了,弟兄們都憋了好幾個月了,總得出來找幾個婆娘放鬆放鬆不是?哈哈哈哈哈!”
旁邊的將校聽了,都擠眉弄眼的怪笑起來。褚燕拿這幫傢伙沒法子,只好依了張牛角。誰曾想,攻打癭陶的時候,樂極生悲,在前方耀武揚威的張牛角被一枝不知從哪飛來的冷箭射於馬下。
這下好了,見老大受了傷,生死不知,群盜大驚,也顧不上搶東西了,抬了張牛角撒腿就跑。一口氣跑了老遠,見無漢軍來追,這才放下心來。再看張牛角,已經只剩下一口氣了,臨終前把各大首領都叫了過來,囑咐道:“兄弟們,老子我是不行了,我看你們中間,就褚燕兄弟機靈點,其餘,其餘都他孃的是一群莽漢。咳,咳,老子死了以後,你們都聽褚燕兄弟的,行不行?”
群盜含著眼淚答應。張牛角見眾人答應,便把眼一閉,腿一蹬,撒手而去。眾人就近挖了個坑把張牛角給埋了,一路哭喊著回了老巢。然後眼巴巴的看著褚燕,看新任大頭領有什麼指示。
褚燕見眾人一臉茫然,便嘆了一口氣,道:“眾位兄弟,你們也看到了,做個盜匪雖然無拘無束,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們藏在山谷之間,無地可種,沒錢沒糧,缺衣少食,只能去搶劫,可是我們這些人,能打得過無窮無盡的漢軍嗎?我等兄弟死一個便少一個,漢軍卻可以不斷的補充。就連席捲天下的黃巾義軍都彈指間煙消雲散了,何況我們?”
於是便有人道:“頭領,你有什麼好法子,只管說出來。我們大夥聽一聽。”
褚燕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道:“依我之見,莫若降了官軍,撈個一官半職做做,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再怎樣,也比窩在這裡做個有今日沒明天的匪賊強。大家覺得怎麼樣?”
頓時就有人炸鍋了:“張老大屍骨未寒,你就要帶著我們去投降?老子不幹!誓要和漢狗拼了!”
褚燕怒道:“正是因為張老大死得太不值,我才想帶著你們過安生的日子,你要去和漢狗拼了,那你去啊?早先怎麼撒腿就跑,跑得比誰都快?”
那人面紅耳赤,被褚燕堵得說不出話來。
褚燕又道:“張老大死了,我也很痛心,可是總不能老想著張老大,就不顧好幾萬兄弟的死活吧?我們以後好好的照顧張老大的妻兒老小就行了。對吧?”
眾人想了一想,覺得褚燕說得好有道理。於是一個個默然表示認同,褚燕又道:“以後我就改姓張了,叫張燕,老大的家人,我來照顧,你們誰也不許對他們不敬!”
褚燕改名為張燕,雖然託名張牛角,卻也未嘗沒有懷念張角的意思。張燕回到房中,卻又想道,自己兵微將寡,貿然請降,只怕會被州郡給吃了,然後當作戰功上報。若去京師,這點人馬皇帝老兒只怕也是沒心思搭理。莫若聯合其他群盜,廣造聲勢,再與漢軍打上幾仗,再去請降,如此方能有個比較好的待遇。
張燕不愧是張角一手帶出來的。說幹就幹。於是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寇賊相互交通,約定結盟一起行動,於是百萬群盜出山林,禍害郡縣,在絕對的兵力優勢面前,郡縣兵一敗再敗,到後來竟不敢出戰,只是據城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