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 (1 / 2)

諸事已定,劉備、徐謬便連袂上書:“臣東中郎將劉備、臣荊州刺史徐謬啟奏陛下:幸賴陛下洪福,將士用命。臣等已於日前收復宛城,黃巾賊帥張曼成授首,波才見擒,其餘諸將校見誅于軍中者凡數十,自與張曼成相攻以來,斬獲黃巾賊首級八萬餘級,降者不計其數。南陽一郡悉平,司隸無憂,荊州無憂也。臣將提兵,不日南下長沙,繼續掃蕩荊州境內殘賊,今錄諸功臣名單如下,以供陛下垂詢……”

奏書到了洛陽,天子覽畢,大喜,南陽、汝南、穎川黃巾皆煙消雲散,司隸徹底安穩,心中那無形壓力不禁一掃而空。於是召群臣議功,進封劉備為都亭侯,其餘黃忠、關羽、張飛、嚴顏等將,俱闢為軍司馬,各有封賞。

又著劉備押解波才及張曼成等首級入京,傳首京師,以安人心。並領軍迅速掃平荊州。另遷江夏都尉秦頡為南陽太守,處理南陽政務。皇帝忙完之後,長吁一口氣,荊州、豫州差不多啦,就等冀州的好訊息了。不過那裡,似乎離京師很遠。不用擔心了。於是,皇帝又開始繼續他的糜爛生活了。

皇帝檻車徵盧植,比盧植先一步回到京師的,卻是兩位倒黴王爺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這兩個倒黴蛋,早就被有心人死死盯住,黃巾起義一爆發,他們就被黃巾賊給抓了,劉忠最慘,甘陵相馮巡為了救他慘死於賊手,自己妻妾兒女更是被激怒的黃巾賊子殺得個乾乾淨淨。實在是可憐。

訊息最先傳到朝廷的時候,朝廷上下都炸開了鍋。這兩個王爺陷入賊手,大漢有始以來之未有。更關鍵的是,這兩個王爺還千萬不能出事,不然朝廷上上下下又要罷免一批人。為何?

因為甘陵王劉忠是皇帝嫡親的堂侄,安平王劉續是皇帝嫡親的堂叔。都是沒出五服的親戚。皇帝的親爺爺解瀆亭侯劉淑和安平王劉續的父親、甘陵王劉忠的曾祖第一任安平王劉得是親兄弟。當然,甘陵王劉忠和安平王劉續要更親一點,因為劉忠的爺爺和劉續是親兄弟。

劉開,漢章帝第六子,漢和帝永元二年夏五月,被封為河間王,以樂成、涿郡、勃海三地為國。劉開在位凡四十二年,期間遵奉法度,百姓敬服。薨後,諡曰孝。後來因後代出了兩任皇帝,被追尊為孝穆皇。

劉開有四子,嫡長子劉政嗣河間王位;劉翼先封平原王,後因事降為蠡吾侯,生漢桓帝;劉得,封安平王,奉漢明帝子樂成王劉黨祀,樂成國絕嗣,因此把樂成改為安平。劉得生二子,嫡長子就是如今的安平王劉續,次子劉理,在漢桓帝建和二年,因清河王劉蒜無子國除,被便宜堂兄封在清河,並改清河為甘陵。為第一任甘陵王。如今的甘陵王劉忠,就是劉理的孫子。

好了,這兩個寶貝落在賊手,朝廷也不能不管。於是早早就派人去找張角談判。張角估計也沒打算把兩位王爺如何,只不過是想敲詐一筆錢財以充軍費罷了。於是把兩位王爺養在營中,每日好吃好喝招待著,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其他一概不管。見漢廷派了使者來,一拍即合。於是獅子大開口敲詐了一大筆錢。皇帝實在是肉痛,他也不管全國上下都在看著呢,指定使者和張角談判,看能不能少點。張角遇上如此奇葩的皇帝,也是有點醉,於是幾輪磋商後,終於雙方達成了協議。錢拿到手了,張角立馬放人,他可是一個講誠信的綁匪。最關鍵的是,養著這兩個一無是處的傢伙,毫無用處。

兩位王爺到了京中,拜見皇帝之後,便開始哭訴,淚水漣漣,聞者無不傷感,以為在賊營中數月,不知遭了多少非人的折磨。卻也不看看,這兩人,還是白白胖胖,一點都沒瘦,哪裡有遭罪的跡象?

皇帝心中有愧,覺得是自己的原因才導致兩位親戚滯留賊營數月之久,於是賜宴招待兩位王爺之後,覆命群臣議論,要讓兩位王爺復國就藩。本來你堂堂王爺,自己家都守不好,人都被抓走了,不論罪就不錯了,如今還讓復國。皇帝可謂是難得的好上一回。不過甘陵王劉忠倒是沒什麼,畢竟他與黃巾賊子反抗過,全家和臣僚被殺得乾乾淨淨,境遇之慘,讓人心中不忍。於是甘陵王劉忠復國的意見集體透過。

不過在安平王劉續這裡,出了點問題。李燮以為,安平王在國,不修德政,禍害百姓,是以導致此禍,既已失國,有損朝廷威儀,不宜復國。此論一出,惹起滔天波浪。李燮是誰?前太尉李固之子。李固為太尉,數與外戚大將軍梁冀相抗衡。梁冀就是史上毒殺漢質帝,又立漢桓帝的那個有名權臣。李固當時欲立年長者清河王劉蒜為君,梁冀為了自己把持朝政死活要立年少者為君,幾番爭鬥下來,梁冀贏了,李固死於獄中,清河王劉蒜被牽連自殺而死。

李燮還有兩個兄長,一同隨父李固死難,只有李燮當時年幼,被兄姐藏匿了起來。後來梁冀被誅,皇帝大赦天下,徵李固後人,李燮才得面世。後被徵拜為議郎,為人以廉潔,平正著稱。所以李燮的話,還是頗有份量的,得到了一部份大臣的贊同。

可是皇帝是誰?他壓根就不管你們有沒有反對的意見。或許他讓大臣來討論下只是作個自己熱愛民主的姿態罷了?於是大臣還在討論的時候,皇帝旨意就下來了,著安平王續、甘陵王忠歸藩就國。又拜宗室劉虞為甘陵相,輔佐甘陵王劉忠安撫百姓。劉虞,字伯安,大漢宗親,東海恭王劉強之後,祖劉嘉曾為光祿勳,父劉舒,曾任丹陽太守。劉虞初舉孝廉,為州郡曹吏,以功績遷幽州刺史,在任廉明公正,異族皆服其德,時鮮卑、烏桓、扶余等,隨時朝貢,不敢侵擾,後因事去官。這次皇帝不知怎麼又想起這個有能力的宗親了,於是著他去甘陵國綏撫荒餘。

大臣們正自愕然,又有詔書下來,議郎李燮,謗毀宗室,輸作左校。李燮也不辯解,一言不發被抓去做苦力去了。

卻說張飛荀彧率了人馬,沿途迤邐而行。這日,忽見前方來了一隊人馬,隊伍中有一輛檻車。荀彧道:“此乃朝廷天使,檻車徵罪官而還,益德,我等停於道旁,莫衝撞了天使車駕。”

張飛應命,便令隊伍停了下來,靠在道側,打算讓天子使者的車駕先過。殊知天子使者在盧植營中受了驚嚇,如今又見一大隊軍馬於道側,雖然毫無異動,卻也不敢鬆懈,於是便遣了隨從前去相問,看是哪一枝兵馬過境。

那隨從到了張飛跟前,下馬問曰:“某乃天使隨從,承天使所遣,前來相問將軍,此乃何處兵馬,欲往何處去?”

張飛便對曰:“某乃涿人張飛,草字益德,添為東中郎將劉玄德麾下軍司馬,因護送軍屬家眷前往涿縣到此。敢問使者,檻車中所繫者何人?”張飛純粹是好奇,隨口問了一句。

那隨從隨口說了一句:“前北中郎將盧植也。”然後就一路小跑至天子使者跟前回覆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