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洋洋灑灑,把後世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原儒》一文大段引用到自己的談話中。下面的太學諸生聽得呆了。這個時代,哪裡有人針對這個問題做出過如此深入的研究?
眾人只見劉備引經據典,信手拈來,有理有據。頓時覺得劉備果然博聞強記,讓他們都有些羞愧了,好多書他們也有翻過,只是內容卻記不得了。哪能如劉備這般能隨口說來。再看劉備時,便覺得他好高大上!
劉備見鎮住諸人之後,便莞爾一笑,朗聲道:“然則儒者當有何為耶?”
眾人紛紛不語,悉聽劉備高論。
劉備便道:“為儒者,當為天地立心!”
此乃劉備之論,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此論。“天地本無心,天地止生萬物而已,不與聖人同憂。我等傳習聖道,格物致知,便是以人心合天心,大其心,以為天地而立也!”大家點頭稱是。
劉備又道:“然則還不夠,為儒者,應為生民立命!民者,吾同胞也;物者,吾與也。我等為儒者,將奉天子而理天下,應為生民立命!”
劉備又發新論,大家激動了,他之所言是如此的新穎而發人深省,雖從未見聞卻又一切合乎情理。此時又見劉備大聲道:“為儒者,還須為往聖繼絕學!國朝以來,儒者孜孜於繁劇章句之間,而不知天地之大,惑溺於外道之中,而孔孟之道不傳也。故班孟堅有言惑者既失精微,闢者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從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也。是以,我等儒者,當為往聖繼絕學!”
劉備不顧臺下的騷動,繼續大聲道:“然則猶未足也!我等儒者,當為萬世開太平!”
“上佐君王,下安黎庶,外服夷狄,內平賊寇,開萬世太平之基業,此數事,非我儒者誰人可當之?”
劉備振聾發聵的聲音在諸子心間迴響。他的聲音鏘然有力,帶著熱血激昂,激盪人心!
在座諸子,誰不是熱血青年?誰不渴望建功立業,以名傳青史?有史以來,只有漢朝計程車民們,從上到下,皆充滿了尚武的風氣。男兒多好功名,皆欲馬上取之。是以朝廷徵發大軍出塞時,遊俠兒,悍勇少年皆踴躍從之。而漢武帝經常徵發犯官、亡命、勇敢、遊俠等士出戰,仍能屢勝。我大漢的兒郎,皆是血性的好兒郎!崇尚軍功和榮譽的好兒郎!
劉備的最後一句話,充滿了巨大的力量,它鼓舞人心,它煽動熱血,諸子皆站了起來,激動而嚴肅的向劉備躬身一禮,而後齊聲大吼道:“我等儒者!當為萬世開太平!
上佐君王,下安黎庶,外服夷狄,內平賊寇,開萬世太平之基業,此數事,非我儒者誰人可當!!!”大有一副捨我其誰的架式。
劉備看著被自己煽動得嗷嗷叫的太學生,滿意的笑了,這樣的精神勁兒,才是我大漢太學生的風采麼。不然天天扯談,整個人遲早得廢。
劉備最後大聲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行此四事者,方為儒也!諸位兄臺,清談誤國,實幹興邦!從今而後,吾與諸兄共勉之!”
最後向諸人一拱手,表示講話結束。諸人恭敬的還禮,以謝過劉備今日傳道。好多人心中激動,胸中千言萬語,往來激盪,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是激動的看著劉備飄然而去的身影,他們都知道,因為今天這個人,從今以後,他們的人生會更多精彩。
劉備出了此苑,對剛才的效果還是十分滿意的。心中想道,論經學我拼不過你們,論忽悠難道我還不行?橫渠先生的四句教是大殺器吧,看把你們給炸的,一個個的服了吧?你們就開始崇拜我吧。我看以後誰還敢拉我去談經,我可是有著崇高志向,欲為萬世開太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