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對監獄很好奇的劉備一進來就後悔了。獄中環境一塌糊塗,空間窄小暗無天日不說,空氣中總是散發著一股讓人無法忍受的渾濁氣味。那麼多犯人,吃喝拉撒全在這,那效果……這讓來這之後一直呼吸著甘甜空氣的劉備有些受不了,好多年沒吃過這樣的苦了。
這一日,劉備獨對廷尉左監問。獄吏在一旁記錄。左監問:“劉備,爾可知罪?”
劉備道:“某何罪之有?”
左監板著臉道:“廢后乃天子家事,爾好膽,竟敢妄論之?”
劉備一臉平靜:“天子無家事!”
左監命一旁的獄吏記了,又問道:“你說皇后無罪,乃奸人構陷,可有證據?”
劉備暗道,混蛋,我要有證據還用鳴冤?我和大家鳴冤不是希望你們廷尉重審此案嗎?當下把眉頭一蹙,反詰道:“皇后在位多年,用心服侍天子,母儀天下,百姓鹹服,一直無事,怎的突然就現巫蠱?且王甫此等閹人,奸詐狡猾,素無信義,他的話怎能輕信?此案疑點重重,我等太學士子為免皇后遭受不白之冤,詣闕請求重審,有何不可?”
左監臉上似笑非笑,道:“你說王甫奸詐,那就是說你之前所說的請誅奸邪,就是王甫?”
劉備把心一橫,也不管這人是否誘供,大聲道:“我說的便是王甫這個閹賊小人!不說他殘害天下士人,便說他先是進讒言構害渤海王謀反,先帝屍骨未寒便鼓惑天子誅戮先帝親弟,挑撥皇親,以至天下人視天子為不義,這閹賊便該千刀萬剮!如今仗著天子寵信,又來構害皇后!哼,皇后何罪?無非見皇后乃渤海王妃之姑,王甫心虛,害怕皇后怪責,便先下手為強!巫蠱,好一個欲加之罪!王甫他敢讓廷尉親審此案嗎?”
劉備不待左監有所反應,又冷哼兩聲,道:“既然王甫可以懷疑這個懷疑那個,然後加罪於人,那麼我懷疑當年坊間流傳渤海王不滿先帝不傳帝位於他的流言乃是王甫散佈的,而且我還懷疑王甫家中也有巫蠱,我要舉報!要求查抄王甫宅,審查王甫!”
獄吏聽了,一臉糾結,拿著筆不知道該記還是不該記。左監臉色早就發黑,他可是奉天子之命來問訊劉備的,可不知道這小子什麼話都敢往外說。涉及到帝位,皇族之間的隱秘,他怎麼去跟皇帝回覆?不由怒喝道:“劉備!你在這亂說什麼?天家之事,還輪不到你嚼舌頭!”
劉備聽後仰天大笑,怒道:“我如何不能說?論私,我乃大漢宗室,中山靖王勝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我與天子乃是族親!天子家奴尚且做得,我這個同族之人偏說不得?論公,我乃太學生,束髮以來便受聖人之教的儒生,我儒家之士,奉天子以理天下,輔佐君王乃我之使命,我這天子之臣,我這朝廷日後的棟樑之材如何說不得?天子,乃四海之共主,天子一舉一動,萬民矚目,天家豈能有眾臣不能說的私事?天子豈可不納忠言不廣賢路?豈能有不納諫之舉?若如此,賢人退避江湖,忠直心灰意冷,誰來為天子治理天下?靠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閹賊?你說!我是說得還是說不得!”
左監沉默半晌之後,不知道該問什麼了,便道:“劉備,你還有什麼要說的?”意思是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快說吧,我懶得問了,這混水我淌不起,趕緊問完我把卷宗往皇帝那裡一扔交差完事。
劉備聽他這突然低落下來的語氣,卻是會錯了意,以為皇帝欲治罪於他,不然這左監這話說得好像要他交待遺言似的?劉備心中驚懼,卻又立即坦然,他已經死過一次了,又有何懼哉?只是可惜功業未竟身便先死,劉備又悲又憤又恨,滿腔情緒化作一聲大喝:“取紙筆來!”
左監忙讓獄吏上紙筆,但見劉備抓了筆,沾滿墨汁,鐵劃銀勾般的書寫起來:“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書罷,劉備擲筆於地,一言不發。左監拿著一看,心中震驚不已。這,這劉備,真乃古往今來罕見的正直之士啊!忙攜了卷宗,匆匆往宮中而去。
劉備悲憤之下,寫出了一首刪節版的《正氣歌》。刪去了此時不曾發生過的事蹟和文天祥的個人經歷,其他剩下的都是精華。怪不得左監見了震撼非常。
左監一路入了卻非殿,皇帝在,諸臣也在。左監便拜於階下,對曰:“陛下,依臣之見,劉備雖然有些年少莽撞,但卻有一顆赤膽忠心,不宜加罪!”
皇帝這就怪了,廷尉的人自成體系,向來只聽皇帝的,皇帝讓查誰就查誰,今天這是怎麼了?突然之間就有偏向了?
大臣一個個的也是疑惑不定。不知道劉備怎麼能讓廷尉的人也為之求情。
小黃門把卷宗遞了上來,皇帝就拿在手中看,看著看著便開始皺眉頭了。這劉備怎麼滿嘴胡言亂語沒個規矩?就算你是個忠臣,忠得不能再忠,要是你嘴巴沒個把門的,朕也不能用你。皇帝繼續看下去,卻看見劉備自承宗室之後,為天子族人這一段。看完之後,心中怒氣也漸漸消散,他也不是個不明事理的人。便對群臣笑道:“這劉備倒也大言不慚,書中竟敢自稱乃朝廷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