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太尉許訓位置還沒坐熱乎,就被趕下了臺。光祿勳劉寬為太尉。
不過劉備沒心思關注這個。他此時正站在陽丘山北腰的一處懸崖上,身後和崖下站滿了圍觀計程車子。他今日,便要完成一項前無古人的壯舉,他要飛天。
是的,他要飛天。
自從那一日辯論後,他便成了鄭玄門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許多人視他為開儒學一代新格局的領袖人物,源源不斷的來討教格物學。大道理他說得煩了,便決定做一件古今未有之事來震一震他們,以助格物論之威勢。
思來想去,他決定做一個類似於後世滑翔傘之類的東西。因為這東西他以前玩過,簡單方便,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屬於可控狀態,不會出人命。他本來想做個熱氣球,但想了想,覺得熱氣球比滑翔傘複雜,更不靠譜更危險,於是這個計劃便先擱淺以待將來。
於是劉備先帶大家玩紙鳶。玩完了,劉備就問:“紙鳶緣何可翱翔於空中?”
眾人便答:“因為有風!”
劉備笑道:“有風沒錯,還因為空氣中也有浮力!”
大家便驚道:“水有浮力,我等皆知,緣何空中也有浮力?五郎莫要欺我?”
劉備道:“有沒有浮力,晚上無風之時,我再與大家做實驗!”
到了晚上,劉備就拿出了一個紙做的小燈,當然,孔明還沒出世,所以不能叫孔明燈了。便呼朋喚友的叫了一撥人,靜待無風之時,劉備便把紙燈中的燃料點燃。不一會,劉備鬆開手,便見紙燈漸漸浮空。
眾人大為驚訝,盧敏皺眉道:“此術曾見聞於巫醫之間,言祈神賜福之所為。五郎緣何得知?”
劉備笑道:“什麼求神賜福,通通都是扯淡。乃巫者故作神秘之論而已。其實道理很簡單,空氣之中自有浮力存在。燃料燃燒而空氣受熱膨脹,作用於紙,故而浮空。又幹哪路毛神何事?”
其實認真說起來,這是一種熱力。不過劉備也懶得詳細解釋了,他只要告訴他的同門們,紙鳶和這個紙燈之所以可以浮空,並不只是因為有風就夠了。至於是什麼力的關係,以後慢慢就會懂了。
這時,紙燈籠越飛越高,在黑暗的夜空之中,分外明亮,宛若星辰。大家驚訝歎賞:“好美!”
再看劉備時,心情更加複雜。這個小師弟,彷彿世間難有他不懂之事。是天縱之資,還是格物之功?罷了罷了,以後可得好生研究研究格物了。
格物在此處大抵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卻是因為格物真的很有趣,比起枯燥的經書來,要好玩多了。像劉備玩膩了的鹽浮雞蛋,油鍋中取錢等等,諸子一樣玩得不亦樂乎。更不用說劉備後來還教會了他們怎麼做方形雞蛋了。
就在眾人心潮起伏間,劉備幽幽道:“紙鳶可以飛空,紙燈籠亦可飛空。不知人可飛空否?”
眾人被劉備突然的一句嚇了一跳,我們老祖宗想飛天很久了。像神話流傳的一些人物,都是可以上天入地的。還有嫦娥奔月之說,此時也已流傳日久。可是,誰正兒八經的討論過飛天啊。大家都很現實的好不好。夢想是夢想,現實是現實。
劉備這麼一說,就有人琢磨出味兒來了:“五郎,你不會真的想飛天吧?”
劉備便鄭重其事的點點頭。這下一票人都被嚇住了,劉恪更是愣了:“五哥,你可別嚇我,你飛天了,我上哪找你去?大娘怎麼辦?我阿父還不得急死啊?“
劉備又好氣又好笑,罵道:“瞧把你給笨的,我又不是飛到天上星辰上面去不下來了。我只是想試試看,人是不是也能飛!”
盧敏便勸道:“五郎,你今日如何突發此前所未有之奇想?飛天之說太過怪誕,此事萬萬不可行!”這可不是鬧著好玩的,搞不好就要出人命。飛天,這事想想就嚇人。
於是眾人便七嘴八舌的勸:“五郎,凡事三思而後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