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到得家中,便去給阿孃請安。劉母於榻上見得兒子高大健壯,心中歡喜之餘卻也暗暗擔憂,兒大不由娘,自家兒子是個有主見的,又從他叔父習得一身拳腳,現下不給他找點事羈絆住他,指不定又要惹出什麼禍事來。暗歎一口氣,又想起昨日縣城傳來的那個訊息,心中稍稍安定,便出言道:“我兒,你把左邊牆角最下面那個箱子拖出來。”
劉備不知道母親此言何意,卻也不多問,乖乖上前,把箱子給拖了出來,心中卻暗道,什麼東西,這麼沉。
正在想,便聽得母親吩咐開啟,便把箱蓋一揭,只見箱子中堆滿了尖尖一堆五銖錢。劉備驚呆了,這麼多錢,哪來的?便回頭眼睜睜的望著母親。
便聽得劉母道:“我兒,這些錢,都是你這幾年辛苦攢下的,為娘替你收著哩。本來想留著給你娶親用,不過現在還有更要緊的事,昨日為娘得到訊息,本縣盧議郎回鄉祭祖,已在途中。我兒,盧議郎乃真正有大學問之人,昔日也與你父相識。聽聞盧議郎於洛陽擇徒授業,學子云集。待得盧議郎回鄉,你便與十一郎登門求學。此番機遇難得,卻不可錯過了!”
劉備還沒緩過神來,他辛苦賺錢,除了給母親買藥之外,所有錢財全交給母親以資家用,殊料母親居然還存了這麼多全部留著給他用。一時間心中酸楚難當,不禁眼眶發紅,卻沒反應過來盧議郎是哪個,當下愕然看向母親,道:“阿孃,哪個盧議郎?”
劉母嘆道:“哪個盧議郎?涿縣除了盧植盧子幹外,還有哪個盧議郎?我兒,盧議郎師出名門,學問高深,你若拜於門下,定要好生學習,不可怠慢,如此方不負老母與你那可憐的父親。”說到早死的劉弘,劉母又不禁淚溼了衣襟。
劉備不禁一陣發暈。盧植盧子幹,他當然知道,原本歷史上盧植也是他的恩師。只是,盧植不是跑到九江去平叛,然後回洛陽和蔡邕等人一起去鼓搗那什麼熹平石經了嗎?怎麼突然回涿縣了?
歷史中的劉備拜在盧植門下,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怎麼看都是一個浪蕩子。雖然結交了公孫瓚和一些豪俠,(估計這些豪俠也是他日後在涿縣起事的班底,而公孫瓚在黃巾之亂後也給了他一定的幫助。)卻不免失去了盧植的喜愛。
盧植是誰?馬融是他師傅,鄭玄是他同門。他自己也是一代儒宗,大漢的經學權威。華夏儒學史上都留下名字的光輝人物。這樣的學術大師,對劉備不求上進的學習態度自然是心中不喜。
歷史上的劉備年紀輕輕便知結交朋黨,以為勢力。不可謂眼光不精確。但仔細想來,卻不免有些得不償失。漢代政治,乃是典型的精英政治和門閥政治。放著允文允武有能力有聲望的盧植的大腿不去抱,不得不說是一大失策。俠客固然重要,但與盧植比較起來,自然是不夠看了。
黃巾之亂爆發後,劉備聚攏豪傑,又得關張之助。平亂之功不低卻只得了個縣尉,最後還被一督郵小吏逼得棄官而走,為何?缺乏上層關係罷了。棄官之後劉備開始了他東奔西走顛沛流離的一生。投公孫瓚,投曹操,投袁紹,直到建安六年投奔了劉表才過了幾年安生日子。
劉備期間也有為徐州牧統領一州之地的風光,只是為何沒有守住呢?很簡單,沒有人才。武將堪用,卻無謀主。徐州本地豪強傾心相助的只有一個陳登和麋竺,其他人不是爭權奪利就是背後下絆子。在面對呂布,陳宮組合時,如何招架得住?直到在荊州,徹底醒悟過來的他三顧茅廬,恭請孔明出山,開始大肆籠絡士人之心,如此方才奠定日後之基業。只是那時劉備已經四十有七了,蹉跎了半輩子大好時光,甚為可惜。
反觀自黃巾之亂中崛起的曹操,袁紹,孫堅等輩,不是世家出身,便是走的上層路線。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再借勢聚攏各方英傑之士,養名望蓄豪客,於是他們一步步水漲船高,把原本就先天不足的劉備甩得幾乎沒影。
若是能緊緊抱住盧植的大腿。情況肯定便會不一樣了。首先,盧植除了一個名傳千古的師兄鄭玄外,還有個同樣名震四海的師傅馬融。不說馬融,單說鄭玄,這絕對是一個牛人,在世時便是一代經學大師,死了還入祀孔廟。獨創鄭學,門人弟子數千,其中佼佼者無數,後來跟隨劉備的孫乾便是其中之一。還有什麼趙商,崔琰,國淵等等史書上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出自鄭玄門下。劉備若是能得盧植之助,這麼浩大的人才儲備庫,隨便抓幾個也夠他前期用了。
可惜如此大好機會,劉備卻沒有把握住,以至於當初就一個簡雍跟著,要到了徐州,才多了孫乾,陳登和麋竺。比起曹操,袁紹等人的謀臣如雨,著實寒酸得很。
再者,有了盧植相助,劉備便不再僅僅是鄉野一沒落宗室子弟。演義中劉備為何每見一人,便要喊了一聲: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備劉玄德?因為他除了這個身份,便沒有其他好說的了。袁家四世三公,累世纓簪,深得人望,故袁紹不過中人之姿,而獨霸數州。曹操,名相曹參之後,父祖皆是侯爵,一起事,便有河東衛家鼎力相助,以後更是有無數豪傑賢達相投,從而鼎定北地霸業。這,便是名望的好處。而若能得盧植青睞,未來還會缺少刷聲望的機會和途徑嗎?
想通此節,劉備便暗暗決定,一定要使出渾身解數,使得盧植重視自己,最好能把自己當做嫡傳弟子培養。然後自己一面親善士子名儒,一面結交遊俠豪傑,如此養望數年,若是到得黃巾之亂前,能有一官半職更好。到時自己大旗一豎,聚合人馬,蕩平黃巾。然後封官加職,如此方能在天下大亂之時,不弱曹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