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重視度還是很高的。
國子監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培養通才,地位約等於現代社會重點本科。
相比之下,律學也好,書學算學也罷,都只是專科,培養專才。
其中又以算學地位最低,成為六學之一不過區區數年。
這樣的情況下,招生數量一舉擴充十倍,算學博士,也就是老師,從從九品下一舉提升到與四門博士相當的正七品上,不可謂不重視。
可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看,這遠遠不夠。
因為身體四肢跟腦袋是同樣重要的,現代社會,數學跟語文一樣,從學前班開始,就是必修課。
而中華民族的數學天賦,其實沒什麼好質疑的地方。
就一個字,強!
別看近代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等啟蒙於西方,事實上,在這之前上千年的時光,那幫人提鞋都不配。
根本不在同一個維度。
中華民族比較坑爹的地方在於,統治階級獨尊儒術,從而使得其它方面的天賦都被掩蓋了,不夠重視,所以沒能很好的發展起來。
就如眼下,數學,多麼重要的科學,可成為六學之一,才短短几年時間。
即便如此,地位還低到塵埃裡,因為算學博士,當代最頂級的數學大家,僅僅從九品下。
而國子博士,那是正五品上,用現代社會的話說,就是跟首都京城各區區長品級相當。
可在數學這一塊,《孫子算經》,《五曹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乃至失傳的《綴術》,等等,一大批數學著作已經流傳不知多少年。
也別小看這些著作。
這些著作,瞭解的會知道,只要掌握其中一半,就能有初中水平。
也因此,這不是天賦問題,更不是學習能力問題,這壓根兒,就是制度有毛病。
封建統治階級獨尊儒術的制度,使得老祖宗們把人心權術這一套玩到了登峰造極,同時也間接葬送了其它方面的天賦,造成了近代整個民族的苦難。
7017k